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正刚:“知书”比“藏书”更加重要

拜访刘正刚的那天,广州暴雨。晦暗的光线中,他的书房却出奇地明亮、洁净、简约。墙上没有什么字画装饰,书橱间也没有什么摆件。三个木制书架占据了相对的两面墙,窗下是写字台,没有窗帘的遮挡,光线充足。桌上放着一部笔记本电脑,几本书,和一瓶水竹——家中这间小巧的书房存着近万卷书,更有大部分关于广东地方文献和研究专著,则存放在他的工作间。

多年来潜心钻研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史,刘正刚的藏书以文史哲为主,又以历史类最多。他自称“没有什么珍本”,在他看来,“知书”比“藏书”更加重要:书的价值不在于书籍的外部形式,也不在于其“收藏价值”,而在于书是知识与信息的汇聚。

从“好玩”的阅读引发治学课题

是读书让刘正刚与广东结下了缘分。1987年,出生于安徽的刘正刚来到广东求学。25年之后,如今的他已在广州生根立业。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新移民的身份给予了他研究中国古代移民的天赋和学术兴趣,让他成为这一领域的一名优秀学者。

在介绍他研究的课题时,他常用的一个词是“很好玩”。不管是广东与大小金川叛乱的经济关系,还是珠玑巷与珠三角广府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或者明清时代广东女性的真实形象,在他看来,都是首先寻到了兴味,引发了乐趣,才着手去研究。他向我们讲述广东移民的历史,说起粤商的迁徙,进而谈到“行”与“读”的关系。“阅读应该更广泛,可以通过生活和旅行来拓展阅读空间”,他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不应只读史书,而他自己研究历史的诀窍之一,就是善于捕捉生活中有趣的片段,再去图书馆寻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若是有蛛丝马迹,便咬住不放”,从而创造出新颖的课题,甚至在看电视时,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找到兴趣点,从而引发查阅资料、深入研究的兴趣。

“只要平时阅读面广了,阅读时就会思考,思考就会结合历史,就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治学方法极大地拓展了刘正刚的研究范围。他主攻社会史和经济史,又著有关于清官海瑞的著作,近年来在妇女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戏称自己研究的东西太多,难免给人留下“杂家”的印象,而不是那种倾毕生之力专攻一个方向的“专家”。这当然是谦虚。只要“杂”读能引发有趣的研究课题,便是他所衷爱的阅读方式。

阅读要善于思考与存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是“存疑”和再思考。刘正刚在研究明清时期广东女性史时,不仅查阅当时的文献,也会阅读现当代妇女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广东处在通过海洋与西方交流的第一站,最早对外开放,允许西人居住,这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广东妇女产生了影响。常识中认为古代妇女就是三从四德,受礼教约束,实际上在看材料时,一种官方文献的模式写法里女性就是贞节贤惠、相夫教子的,但是另一些文献,一些明清时期来广东的外国人,在他们受限制的活动中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女性——她们戴着斗笠赤足劳作,岭南特征明显。一口通商时期,珠江上很多女性通夷语,跟外国人做生意,她们外国话说得比通事也就是专业翻译还好,这与官方要求的妇女形象是不同的。”

同样,在对于广府民间修家谱与珠玑巷的关系等课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阅读材料要全面、广泛,读完之后更要再思考。”

支持电子出版的历史学家

作为历史学家,刘正刚对于新的历史潮流具有敏感的嗅觉。说起电子出版物,他立刻表示了认同,还特别指出电子图书在扩展信息容量和存放空间方面具有优势。“我感觉,我以后买书可能会越来越少”。刘正刚在此提到的“买书”,不是指所有形式的书,而是指传统形式的纸质文本。他笑着对我们指指满书房的图书:“你们看,我现在要是再买书的话,已经快要没地方放了。”他还举例说,过去人们用手写的信件通信,如今都用电子邮件了。虽然不再有手札之类的纪念物,却也方便实用,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有人买书是为了“好看”和“装潢”,对刘正刚来说则全然不同。只要是好用的书,能够为学术和生活提供价值,便是买书、藏书的最好理由。

关于书的二三问

信息时报:您平时除了学术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阅读兴趣?

刘正刚:主要还是和专业研究有关,但是又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我现在做古代妇女研究,那我就对所有的妇女话题都感兴趣,包括当今婚姻中的矛盾问题,我都有兴趣。人们有时会误认为古代和现代的故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其实不然。我常和学生讲,要从现实看过去,现代社会是怎么看待某个事件的,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又是如何,意味着怎样的历史价值。我的意思是,阅读不应过分狭窄,也不应带着很强的目的性。

信息时报:研究近代史自然是需要很多的第一手资料,那么你有没有收藏一些罕见的手札、珍本之类的东西呢?

刘正刚:有些人会搜集民间文书,我一般只是拍照回来,因为我不是收藏家,我看书是为了利用。同样,我也没有什么珍本,更不买精装本,对于我来说书不是摆在架上做装饰的,装帧如何并不重要,能用就行,因此,我这里有很多书是通过各种渠道从海内外图书馆复印回来的珍本。以后买纸质书可能会更少了,一个是书越来越贵,另外也受空间的影响。相反,我存了很多PDF版本的电子书。

信息时报:如果请您向读者推荐读书,您会推荐什么书,如何去阅读呢?

刘正刚:现代人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精炼的文字,这样的书更能够引起阅读兴趣。我觉得在这个相对浮躁的年代,可以多读一些名人自传性质的励志书。比如我会向我的研究生推荐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它是史学大家的个人传记,既好看,文字又浅显直白。另外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书,比如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著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本书多次再版,讲了很多大众喜欢的官场小故事,同时又是一本标准的学术著作。

书房主人

刘正刚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的科研兴趣主要集中在明清历史,侧重于社会经济、移民、女性等领域的研究。

标签:刘正刚 知书 藏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