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石湾陶塑创新还站在“半山腰”

封伟民作品《春风拂面》

中国陶瓷艺术 大师封伟民作品《抱琴抒怀》

在中国嘉德以14.56万元成交的明代石湾窑海螺形香炉

封伟民作品《花月春风》

在中国嘉德以19.04万元成交的明代石湾窑秋叶洗

高级工艺美术师 范安琪《 二八年华》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为石湾陶塑的精湛技艺和传神造型所折服,惊叹之余更作诗咏之。记者在近日探访新石湾美陶厂、“公仔街”等多家经营机构,并与数位石湾陶塑国家大师畅谈后感触良多:在兼收并蓄但又旗帜鲜明的岭南文化圈内,作为“区域性艺术品”代表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从不避讳自己民窑的“非主流”出身,反而自诞生之日起便紧跟市场步伐,在固守写实风格的同时重视自身“造血”机能,走出了一条跟景德镇陶瓷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文、图 记者 郭晓昊、林琳

石湾窑靠“山寨”起家?

“石湾陶,景德瓷”-——不少“本地郎”都不清楚,儿时在自己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石湾公仔曾可比肩如今大名鼎鼎的景德镇陶瓷。石湾窑过去被称为“广窑”,由南宋时从北方避祸迁居而来的匠人所创烧,开始时在阳江地区,明代时迁至南海县石湾镇,并迎来工艺和规模上的大发展。清代甚至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陶器和瓦器是石湾窑的主流产品。明代和清初时,石湾窑以仿宋代钧窑的釉色而闻名于天下,有人因此戏称其是靠“山寨”起家的。

石湾陶塑可分为人物、动物、艺术器皿、山公盆景(微雕)和建筑园林装饰等5大类,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2006年5月20日,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湾陶塑制作技艺经过近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日趋精妙。

“石湾公仔”是广东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广东的传统文化名片之一,以拙朴、率真的手法表现人物、动物等题材。其工艺特点是以陶泥为“胎骨”,以别具一格的彩釉为衣物或翎毛。由于施釉不在人物的脸、手部,塑造的人物和动物更为真实生动。另外,由于石湾公仔是民窑生产,制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上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石湾陶塑为何能与景德镇瓷器相提并论?凭的就是我们的独特技法。”在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探访期间,负责经营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星对石湾陶塑的精美工艺颇为自信,但他同时坦言,跟景德镇泥质较佳的高岭土相比,石湾的土质历来都比较差,“大师和众多工匠们恰恰最善于‘因材施艺’,充分利用这种粗土的特性大力发展立体雕塑,尤其是人物细节刻画细致入微。单就工艺而言,这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反倒用景德镇高岭土烧制的瓷器相对缺乏支撑力,在人物作品的肌理等细部的表现上略逊石湾陶塑一筹。”

民窑出身走的是“精打细算”的路子

来到石湾“公仔街”,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则是道路两旁列队等候“检阅”的各路“神仙”排成的浩大方阵。除了“满天神佛”外,街头巷尾还随处可见姚明、李小龙等明星的卡通版公仔。原本印象中濒危珍稀、需要社会各界精心呵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意竟如此红火。

“石湾公仔走不出岭南文化圈。”在前往石湾镇探访前,不少行家认为石湾陶塑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在市场上很难与同为“区域性艺术品”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壶等相提并论。而近年来,南北拍卖市场均出现部分石湾窑的器物,但数量极少,仅零星出现在瓷杂专场中,且大多价格仅在数千元至数万元间。“石湾公仔在风起云涌的收藏品市场中显然算是个‘非主流’。”李星坦言,石湾陶塑的主要市场和客户群的确分布在深受岭南文化影响的广东、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之所以在国内其他地方不受重视,是因为有人觉得它似乎有些不够上档次,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非常不够。“实际上,在学术界,关注石湾陶塑的人非常多。”

众所周知,宋代的哥、汝、钧、定、官五大窑的出品之所以享誉全球、在拍卖市场屡屡创出天价,正是因为当年皇家为了精益求精,几乎不计成本。“一窑烧1000件东西,只要能出一件精品就行,哪怕花费一万两银子也在所不惜。”李星介绍说,与官窑的“铺张浪费”截然不同的是,石湾民窑从一开始就“精打细算”,一直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制作,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国家有很多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但不少门类早已失去了生存土壤,如今只空留一个记录历史的‘标本’供人瞻仰,更别提今后发扬光大了。”

李星认为,与官窑相比,民窑相对缺乏历史积淀,但并不代表民窑没有群众基础,“比起十年前,现在的石湾公仔知名度大了很多。”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雪玲认为,现在是石湾公仔百花齐放的时候,工艺师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刘雪玲发现,除了圈内人对石湾公仔还算认识较多,圈外人的认识远远未够。目前了解石湾陶艺的还是以珠三角的收藏者为多,其他地区似乎冷落了石湾陶塑。不过,几次到北京展览后,刘雪玲发现,北京收藏者对石湾陶塑喜爱有加,甚至亲自到石湾来购买大师的原作。

而在国家博物馆日前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上,记者在现场发现许多观众对展出的石湾公仔醉心不已。

石湾陶塑究竟值不值钱?

石湾陶塑究竟值不值钱?据介绍,近20年来,石湾陶塑的市场价格一直呈平稳上升的态势。“没有暴涨正意味着没有泡沫,因此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暴涨暴跌的艺术品,石湾陶塑的市场是相对健康有序的,这也跟广东人低调务实的性格特点分不开。”李星认为,“石湾陶塑跟20年前相比,总体价格大概涨了20倍,跟十年前相比,大约涨了5到10倍吧。”他告诉记者,大师作品拍出100多万元不是常态:“其实剔除物价上涨的因素,近几年石湾公仔的升值幅度并不算大。”

与众多商品一样,传统的石湾陶塑也玩起了概念营销。石湾陶塑分为原作、限量版、精品、商品(复制品)等多个档次,不同区间差价较大。有市场人士认为,收藏者难以区分石湾陶艺的原作、精品、商品,导致石湾公仔市场情况复杂,最后影响收藏者的信心,令石湾陶艺的行情难以走高。

“顶级大师原作50万到100万元,精品几万元,复制品最便宜的批量生产的一两百元都有,分级别。这是工艺决定的。”李星表示,许多收藏者存在笼统地认为物以稀为贵的误区,“其实东西并不是单纯地越少越好,因为太少了就不可能流通,而一旦不流通的话,整个市场就死气沉沉了,因此,目前市场上主要流通的是精品级别,因为顶级大师的东西人家收了就不会轻易放出来了。”他觉得收藏品市场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资本的独角戏:“一个艺术品门类的繁荣需要公众加大认知力度,人们经常将其作为谈资进行交流和切磋。市场不是只搞几件精品就好,那样会导致根基不稳,成了空中楼阁。”

先打好基础,再考虑创新

“石湾公仔来来去去就是几个人物、花鸟、吉物,题材似乎比较单一。”很多人批评石湾公仔没有创新。对此李星认为,能够存活成百上千年,直到如今仍方兴未艾,这就说明石湾陶塑自身有调节功能。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健芬认可石湾公仔艺术上的进步。虽然有行家认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名家作品大同小异,但是经过高等教育“洗礼”的工艺师“新军”和越来越透明快捷的交易方式,使石湾陶艺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石湾陶塑不可能一夜间就改头换面,只能是逐渐不停地变。”

陶瓷行家周圆认为,石湾陶塑的釉色已经比以前丰富,之前一度多为素胎,现在又将其他品种的釉巧妙施展在其上。“不过求新并不是变异,还是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周圆发现,很多收藏者还是喜欢传统的石湾公仔。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太传统的东西或多或少都需要改变,需要从业者推动。创新、大胆求变也要适合市场的接受度。很多作者都想创新,但找不到好的突破口,或者技术达不到,形成了反效果。”他认为,目前石湾整体还没有形成创新的风气,只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还站在半山腰。“如果个人技术和审美高度够的话就能游刃有余地创新,但如果功底不到家的话,也无法带给人美的效果。”封伟民举例,如果在题材进行了创新,但审美观还是传统的,最后的创新结果并不被接受。

“传统是石湾陶塑安身立命之本。在追求个性化差别化之前,先要打好传统的基础,在这之上再考虑创新。”不过封伟民认为,即使收藏家喜欢收藏传统的作品,工艺师也不能完全投其所好:“艺术家应该引导收藏者而不是受收藏者左右。”

对于石湾陶塑发展的障碍,一线的从业者们看得很清楚。“石湾公仔的薄弱环节在理论研究上,属于民窑的先天不足。”李星对石湾的信心来自市场和实际操作能力,“但石湾陶艺整个行业如果要更上一层楼的话需要理论支撑。”封伟民认为,大多数陶艺师的文化程度较低,靠本能和非理性进行创作,如果不吸取其他文化元素,石湾公仔发展到今天很难再发扬光大。“假如整体从业人员的艺术修养得以提高,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更强,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可以让新一代的工艺师少走弯路。”他戏言,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标签:石湾 湾陶塑 半山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