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台湾词人方文山:做文字尊严坚守者

■文化·访谈录

他的歌词富有古典文化韵味,在年轻人中口口传唱;他是“中国风”歌词的创作者,流行文化在他的演绎下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他是音乐界的“另类才子”……他就是台湾词人方文山。

日前,方文山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畅谈歌词创作与人生感受。出生于1969年的他,在11年歌词创作生涯中,坚持做“文字尊严坚守者,中华文化守护者”——

台湾词人方文山:做文字尊严坚守者

新华社

词作:“让歌词不再只是风花雪月的窠臼”

人们评价方文山的歌词创作“纵观历史,横览文学”“成为传递知识的新媒介,让歌词不再只是风花雪月的窠臼”。面对这些赞誉,方文山浅浅一笑,他坦言:“喜欢创作中国风的歌词,只是源于内心的喜欢。”

他喜欢婉约宋词,认为它们就是当时时空里的流行音乐,极具艺术性和真性情,流传至今风流依旧。

“我喜欢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传递一种画面感很黏稠的东方文化。”方文山喜欢看人文历史、美学概念的书籍,喜欢柳永、李清照、李煜……“不那么狭隘地偏向情爱和这个时代,而是把情歌的内容、时空拉到古代。”

他在《小小》中写道“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等相遇的缘分”,如同过电影般,把记忆一页一页翻读出来,充满想象空间。他在《花恋蝶》中写“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用一个极富主动性、侵略性的“惹”,描绘出黄昏时分屏风与夕阳之间的互动。

这些诗作“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却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成为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方文山认为,这是自己风格的真实写照,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他称之为“方道·文山流”。

中国风:流行力量引领“国学”复兴

当这些亦诗亦词的歌词,被无数年轻人在周杰伦的歌曲中熟识,不经意间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国学兴趣。

年轻一代从《东风破》开始喜欢上古诗词,从《青花瓷》中对文物产生了兴趣;从《上海1943》中追忆父辈情感;从《爱在西元前》中追寻古文明的遗迹……

然而,从市场接受度而言,这又是一次冒险尝试。“之所以敢于冒险,是因为我与周杰伦是‘一个频率的人’,希望用一种少见的歌词去诠释故事和文化。”方文山说,“谈恋爱是在客栈谈,还是在客厅谈,在下雨的午后还是校园的秋千?不同的空间营造出不同的感受。”

如今,在不同年龄层中一度出现断代的“国学”,正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人所关注重视。方文山说,开始创作“中国风”歌词时,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社会效应,“应该感谢流行的力量,让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找到一种契合点,并与年轻人产生思维的碰撞和结合。”

寻根: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情怀

去年,方文山特地到大陆老家江西于都县仙下乡寻根谒祖。他对新华社记者说:“故土情怀很重要,要知道你从哪里来,找到自己的根源,这是一种历史的连接。”

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我长期关注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议题,这种意识长久扎根,就成为‘中国风’的根源。”方文山说。

一路走来,方文山说自己“会更惜福”。对于时下正在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他建议,要先搞清楚是喜欢这个工作,还是喜欢这个工作能带给你的内心体验。

在文化创意产业流行、竞争激烈的当下,方文山建议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不要急躁,先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只有经过一个寂寞的自我沉淀的过程,才能蜕变”。

新华社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