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广东梅县“济济楼”保护利用焕新颜

中新社梅州4月29日电 题:广东梅县“济济楼”保护利用焕新颜

作者 杨草原 周涛 蔡欣欣

在广东梅州市梅县新县城梅花山下,座落着一个保存完整、规模庞大的客家民居“济济楼”。它是民国时期梅县金融巨子陈济轩建造的,屹立至今,并未因“古、旧、陈”而被城市化的进程淹没。

“济济”取自《尚书·大禹漠》的“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并与陈济轩姓名吻合。该楼1936年起历时十年建成。

济济楼管理员黄先生介绍说,该楼为二层,是三堂、一枕杠、六横、一半月型池塘的枕式围龙屋。南北96米,东西105米,拥有20个厅堂、235间房屋,18个天井,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俗称“九厅十八井”。一个人若要把屋内所有窗门关闭或打开,足需花上一整天。

陈济轩,1878年生于广东梅县,是民国时期梅县声名显赫的富商。清光绪年间曾参加乡试,清末废科举制后在乡中设帐授徒。后承父业,弃教从商,在梅城和汕头开设“梅县陈富源汇兑庄”和陈富通总庄,通汇业务遍及香港、北京、泰国等国内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成为梅县首富,同时热心公益,曾资助并任建桥董事会干事参与修建梅江桥。

陈济轩除事业红火外,其家族也人丁兴旺,子孙后代皆迁徙到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黄先生介绍,陈济轩远在印度尼西亚的93岁长孙陈福源是济济楼房产所有权拥有者。

为更好发挥济济楼文化价值和保护古宅,梅县民间收藏爱好者邓培元2007年把自己20多年收藏的藏品移此展出。同年济济楼申请为梅县客家博览中心、梅县民间收藏协会的办公场所,成为目前梅州地区面积最大的私人客家文物展览馆。邓培元还特别聘请专人管理博物馆事务和日常的济济楼修缮、保护工作。

济济楼内展馆分为客家民俗区、字画区、水车窑陶瓷区、铜器区、杂件区等八大区,其中包含了客家特色生活用品、字画、陶瓷、文房四宝、文革藏品等100多万件藏品,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收藏品中有黄遵宪的牌匾、宋湘的真迹、清光绪皇帝的一道圣旨等珍贵文物。

“缔造几艰难喜今朝堂构观成燕翼贻谋绵世泽;创垂之继述愿后裔箕裘克绍鸿图大展振家声。”济济楼上堂的楹联,似乎预言着今日古宅焕新颜。(完)

标签:济济楼 梅县 焕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