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全球文化创意进入枯竭期?

2012年04月17日 07:2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没有大思想家,也没有大艺术家,人类可能正面对着没有大师的时代,让文化创意也处在了虚空中。“大时代小市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对称的生活状态。这可能是转变前夜,在文化中的一种反映。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解放观点:3D版电影 《泰坦尼克》近日轰动上映,近几年日本动画也推出了一系列旧片的高清重放,收视率还有超过新片的趋势。为什么全球影视市场盛行老片的高清重放?

梁永安:以前的影视制作受到技术条件限制,艺术效果没能完全释放出来。比如旧版电视剧《西游记》,由于当时技术简陋,神话效果不足。还有黑白老电影《卡萨布兰卡》,此前也有人把它重新上色,结果彩色版大受欢迎。归根到底,影视本应该是三维的,而我们目前大多只能停留在二维表达。

想当初电影刚诞生时,蒙太奇的运用十分幼稚。同理,目前的数码技术还处在低级阶段,对于它本身特性把握、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大多还不太得心应手,完全不是成熟品。技术创新多做点试验也无妨。说不定未来几个世纪,这些经典影视都可能被每个新时代的新技术不断重制。

解放观点:有意思的是,这些老片子的观众市场反应大多不错。纯粹是怀旧心理吗?

梁永安: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生命是不断成长的,因而人喜欢回顾往昔,并对彼时成长的心情有新的体会。出于怀旧而看老电影,看的不只是影片,更是自身的一种情感释放。

当代人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过去快得多。电子环境、信息环境、影像环境特别嘈杂丰富,人很少有时间过滤和沉淀自我。一部好的作品,能够让自我在一团混乱里起到沉淀的作用,寻觅到生命中的不变,为分裂、琐碎的日常,为飘忽不定的生命,找到前后连接起来的地方。此次《泰坦尼克》热映,网上流行问 “当年陪你看的那个人今天还在吗? ”正是这种心理的诠释,是旧片重看真正的魅力所在。

解放观点:有人认为,近几年老片重播不断,是因为新的文化创意面临枯竭。经典的桥段已经被前人写尽,早已想无可想。

梁永安:我不认为是创意缺乏。首先是资本导向下的有心无力。当年,《真实的谎言》奠定了好莱坞大制作大视觉大市场的路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影片对社会的介入能力开始淡化。这是一种全球文化资本的利益思维:有些人文表达美国人看得懂,非洲人看不懂,打了很大的文化折扣,市场影响力削弱。所以为了兼顾全球市场,人文意识不断下降,视觉效果不断增强。如《阿凡达》,在美国放、在亚洲放,接受程度都相差不大,有很大的移植性。由此导致对真正文化创意的追求,远比不上对视觉效果和票房的追求。

其次,文化创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科技主义倾向,靠大制作争取市场;另一种是人文主义倾向,叩问人的生存价值来打动人心。这两种在影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但这些年来,似乎科技主义占上风。一些人文影片,如美国的《老无所依》、《撞车》等,票房并不理想。即使如《拆弹部队》这样反映伊拉克问题的片子,竟然也没有加强对战争的质问,没有展开太多。美国上世纪90年代之后频发的社会大事,都没有反映到影视文化制作中。

解放观点:与社会困惑对比的是,年轻人更乐意沉溺在虚幻中,因而全球大众文化刮起了一股股非现实浪潮。此类题材看多了,也容易审美疲劳。

梁永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化、工业化进入了新阶段,不断有新的问题爆发出来,全球都热衷于讨论人类是否进入了大问题时代。然而,后来人对解决大问题的热情不断降低。有可能文明的发展本身就呈现某种周期性,当前正处于回避周期,处在被各种科技幻境包裹的时代。

以前的人只有在阅读时代才能反复思考问题,而信息时代的瞬间、快速,很难让人再聚焦、深入、反复思索,最终让人思想乏力,审美敏锐度大大降低。过去个体对社会的观察有整体认识,现在就大不相同,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面前显得非常茫然。对艺术家来说,如何找到最恰当、最深的点,去呈现这个世界,目前全球的影视、文学似乎都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文化创意也有新的亮点,比如神话元素和魔幻题材代表的人文主义回归。曾经的工业化把人简单定义为生理、物质性的存在,对文化精神的损害非常大。现在对人类的思考和定义,探索多向,恢复到精神层面,反而是好事。拿《泰坦尼克》来说,过去是灾难因素打动人,现在是浪漫因素打动人。

浪漫是19世纪继承下来的遗产,然而今天,浪漫似乎失去了大的立足点,被物质经济内在的理性替代了。曾经的浪潮褪去,浪漫成为生活中的稀缺品。所以影片中浪漫的一面,深深吸引着在科层社会中挣扎的当代人。

解放观点:表面上创意枯竭,背后是不是当代人的价值观、生活观发生了巨变?

梁永安:我们和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面临社会发展无方向的困惑。他们的社会大框架基本定型,对其中各种小症候的解决,不抱希望。福山等社会学家甚至提出,没有比市场经济更好的体系,人类社会所能达到的顶点形态,也不过如此了。人类给出解答的能力变差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到世界虚无无解。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好的影响。我们的历史传统和内在构成,和西方非常不同,碰到的挑战也不同,在新的问题中展开自己的创新,自身的创意空间其实非常大。可以说,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审美还没有展开,目前我们大众文化的兴盛,更多是用舶来品替代罢了。

总体而言,社会发展模式处于青黄不接的空窗期。当年凯恩斯对市场经济的弊端提出了一套针对性、有效性的方案。而今天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没有大思想家,也没有大艺术家,人类可能正面对着没有大师的时代,让文化创意也处在了虚空中。“大时代小市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对称的生活状态。这可能是转变前夜,在文化中的一种反映。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