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宜宾李庄抗战文化 再登荧屏

宜宾电视台与南京博物院将拍摄《南京博物院八十年》

2008年,宜宾电视台与南京博物院联手,成功拍摄了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

4月13日,宜宾市广播电视台与南京博物院再度签约,将联合拍摄文献纪录片《南京博物院八十年》。

2008年,宜宾电视台与南京博物院联手,成功拍摄了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人文纪录片《文博大家曾昭燏》。这两部影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4月13日,宜宾市广播电视台与南京博物院再度签约,将联合拍摄文献纪录片《南京博物院八十年》。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日前接受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的专访时表示:“将来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很乐意把南京博物院在抗战时期,南迁李庄的文物中的一部分,带到宜宾做展览。”

谈保护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您觉得文物保护和传播对于川南的意义是什么呢?

龚良:文化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市”主要是指满足人民群众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川南,按照国际发展的趋势看,人们会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2007年,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特展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您认为文物如何更进一步走进市民生活呢?

龚良:所谓“镇院之宝”一般是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明的精髓。让文物更进一步走进市民的生活,不仅仅是展示文物,更要把所在地域文明的见证物组成一个反映文化的主题,可以是展览,也可以是一种建筑,我觉得公众应该会更喜欢。

谈宜宾需把资源变成产品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第二次来到宜宾,您对

宜宾的文化保护的评价和建议是什么?

龚良:宜宾文化遗产的资源非常丰富,看到宜宾有如此多的资源我非常高兴。李庄展示给大家的是古镇、古村,以及文化抗战的主题。把文化主题与建筑物结合起来向外部不了解宜宾的人进行宣传,这需要把文化资源打造为文化产品进行推出。宜宾文化资源很好,怎样通过努力使之变成文化产品,让公众欣赏、享受、消费,这是值得思考的。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龚先生可否谈谈李庄之于南京博物院的情感和价值?

龚良:抗战期间,李庄造福于中国文化,为保护中国传统不灭的优秀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南京博物院乃至全中国都应该感谢的。

谈文化抗战文化根在李庄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当年运往李庄的文物,现在怎么样了?

龚良:文物保存得相当好。这批文物曾与四川峨眉山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起保存在南京博物院。在1949年初,一部分去了台湾,一部分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一部分留在南京博物院。虽然分散在几个地方,但是保存状况良好,对于中华名族的文化都有非常好的传承作用。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您认为《南京博物院八十年》对于宣传宜宾、李庄有什么推动作用呢?

龚良:文化抗战主题中文化的“根”在李庄。南京博物院八十年的历史其实基本算是中华民族博物馆事业100多年历史的缩影,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南京博物院的宣传,也是对宜宾,特别是对李庄、张家祠堂文物存放地的宣传。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刘丹陈淋摄影报道

南博与李庄地图上没有的抗战文化中心

据龚良介绍,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创建于1933年。抗战期间,由于日寇的空袭日益加剧,中央博物院于1937年底迁离南京,将文物分三路转移到西南各处,经过数处辗转,行程万里,最终于1940年的冬天驻扎于四川宜宾附近的古镇李庄,当时一同迁移的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女子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等著

名科研教育机构,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云集于此,一起成就了李庄“抗战文化中心”之名。

“奇怪的是,这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镇,但只要你在信封上写上李庄两字,邮递员就会送达,可想知名度有多高。因为地图上没有标明,所以一直没有被日军轰炸。”宜宾电视台工作人员李铁流对记者说。

文物与李庄一万箱文物没有丢失一件

当时中央博物院成立时,搞了一个庞大的考古计划。在李庄期间,中国考古学开创人李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民族学创始人马长寿,东巴文学者李霖灿还有夏鼐、向达、王世镶等一批学者在考古学、民族民俗学、中国传统建筑、民间手工艺调查等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云南苍洱考古、四川彭山汉墓发掘、成都王建

墓发掘、西北史地考察、纳西族、彝族语言和民族调查等,均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特别是当时提出了把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进行保护,意义重大。”参与剧本撰稿的南博民俗研究所所长陆建芳所长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也随同中央博物院的文物一起西迁到了李庄,“一万箱文物没有丢失一件,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名人与李庄林徽因梁思成相伴四年

李庄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李铁流说,此次,在李庄拍摄中发现了李济的信札。

在迁徙过程中,李济的两个女儿因病魔相继离去,小女儿死在昆明,大女儿死在李庄,当时已17岁了,后来李济夫妇把她的骨架做成标本运回南京存放在南博的库房里。林徽因在李庄的四年一直卧床生病。整个李庄没有一所医院,没有一位正式医生。在病榻上林徽因帮助梁思成

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用英文打字机撰写和绘制了《图像中国建筑史》。

“在战火中,辗转几千公里的逃难,数以千计的照片和图纸一张也没丢失。在李庄我们意外地发现了600多张图纸,十分珍贵。梁思成身体也虚弱多病,在李庄他制作了一批中国古建筑模型,现在仍然保存完好。”

据《扬子晚报》

《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

纪录片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当时南京博物院的前身——中央博物院和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女子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等十多所著名科研所及学府、一万余名学者师生同迁至四川宜宾东郊偏僻小镇——李庄。一时间,和重庆、成都、昆明一起,这个在地图上都未有标注的偏远之地瞬变为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李庄

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除了较好的保留了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抗日文化也是该镇一大特色。

标签:李庄 宜宾 博物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