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曾侯乙祖先墓入十大考古发现

本报讯昨天,“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被称作曾侯乙祖先墓地的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项目顺利入选。这是继1978年名动一时的曾侯乙墓考古发掘后该地区又一次重要考古发现。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表示,去年是我国考古的一个丰收之年,考古发现涵盖时代非常广。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是近年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不仅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部区域史前文化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而且对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人类生存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变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是首次发现的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对西周曾国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为汉东的方国研究提供了最新材料,被认为是继曾侯乙墓发掘后近30年来在湖北汉东地区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则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及大遗址保护的力度,考古工作者在做好基本建设考古的同时,增加了对考古遗址的主动发掘。在本次考古新发现评选中,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多于往年,这些项目在注重学术发掘的同时,兼顾到保护和展示。他表示,基本建设考古仍是今后考古工作的重点,但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考虑,主动的考古发掘极有必要。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浙江余姚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

◎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

曾侯乙,姓姬名乙,为战国初期曾国国君。他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978年被发掘。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属国宝级文物。

就在这个名震天下的古墓东北方向20公里处,2010年12月,当地农民在进行农田改造时,意外发现一批青铜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2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处位于随州市叶家山的墓地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共揭露出墓葬65座和马坑1座。

大量西周有铭青铜器的出土是本次发掘的一大亮点。据考古发掘领队黄凤春介绍,根据墓葬所出遗物,初步判断这批墓葬的年代应在西周早期。在300余件出土的青铜器上,一共发现400多个铭文。经破译,发现其中有5座墓葬遗物中都出现“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结合墓葬的规模和铭文,可以确认其中两座墓分别为西周早期曾侯谏及其夫人媿氏之墓。”

黄凤春表示,自曾侯乙墓被发现后,长期以来,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立国。叶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见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不仅有曾国,并已称侯,这一新发现将曾国的历史提前了500余年。

此外,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掘的庙台子遗址,原本被认为是一座普通的城,但因为本次发掘,这个遗址被认为是西周早期曾国的都城。而曾侯乙的祖先“曾侯谏”及其妻子媿氏正是这座城的主人。

黄凤春表示,之所以没有出现类似曾侯乙编钟的青铜器,说明西周早期曾国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尚未纯熟。但出土的青铜器类遗物如曾侯方鼎、曾侯作田壶、青铜面具等青铜器亦显示了不凡的制作水平。

据介绍,当地政府对这项考古发掘非常重视,目前正在组织相关居民搬迁,以便开展第二轮考古工作。今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以及其南侧的曾国都城,有望整体保护,建成曾国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

目前,京杭大运河整体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昨天入选的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遗址、上桥闸遗址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按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说法,将对大运河整体申遗工作加分不少。

据介绍,三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与运河航运、管理、两岸百姓生活、贸易有关的文化遗物。其中,山东段京杭大运河的调查,对运河的保存状况和基本设施有了基本的了解。土桥闸的勘探发掘,使我们对运河船闸的构筑、结构布局、功能和运营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七级码头遗址的发掘,更是发现了一座台阶式大码头,与古街、商铺相结合,再现运河的繁华风貌。

与去年评选中史前考古项目全部出局不同,今年有多个史前项目入选。有关评委指出,今年的考古发掘评选体现出“大丰收”的特点。其中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展现出距今3至5万年,中原地区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发掘,在近5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发现了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的遗迹,以及多层叠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

古人类是如何居住的?据介绍,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综合研究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新发现的3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会发现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他们的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这些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老奶奶庙遗址正是类似遗址群中的中心“大本营”。

宜宾石柱地遗址

石柱地遗址难逃被淹没命运

昨天,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因前途未卜引发关注。据了解,石柱地遗址位于宜宾市屏山县,属于向家坝水电站淹没范围。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共清理各时期的遗迹800多个。因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堆积丰富、时代跨度长,在金沙江流域当属首次发现。是继叫化岩遗址之后在向家坝水库淹没区取得的又一重大收获。

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能否避免其面临淹没的命运?对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未予正面回应,他表示,凭借学术价值和考古学上的意义,这处遗址入选“十大”,“我们希望这样的遗址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参评的有关专家则指出,在三峡的建设中,很多文物遗址曾被淹没,这体现了文物保护和建设的矛盾。石柱地遗址如何保护“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