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莫让鉴宝节目坏了收藏的旨趣

顾骏

日前,国家文物局首次明确提出,将对鉴宝类节目进行引导,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 (3月29日《新京报》)

鉴宝节目是近年来文物收藏大热之后的衍生现象。收藏热固然有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实体经济在本币升值和成本上升压力下,民间资本涌向了具备炒作空间的领域。从“蒜你狠”、“姜你军”,到翡翠、和田玉、冬虫夏草、文物和艺术品,攀比着涨价,吸引大量资本和投资机构进入其中。文物有限,而资金量多,供求于是失衡,市场上价格离谱、赝品泛滥的现象随之而来,鉴宝节目应运而生。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文物鉴定资格管理制度,鉴定准入资格和鉴定行为监管体系的确立也还在酝酿,这导致了鉴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利益驱使下,某些专家随意开具鉴定证书的行为已不是秘密。专家“替人招财”,于是轰动一时的“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便能横空出世。鉴定失误一再发生,个别专家甚至沦为金融诈骗犯罪的帮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使鉴定专家的职业操守受到公众质疑,专业运作被利益所裹挟成为收藏行业的一大痛处。

收藏行业水深难测,故而各地电视台乘机推出鉴宝节目,一位位 “大师”走到了台前;一批批藏家带着自己的“宝贝”,纷至沓来请求专家验明正身。如果到此为止,鉴宝节目不但为藏宝者提供了免费的文物鉴定服务,更给所有观众上了一堂文物收藏的普及课,有助于增强民众收藏兴趣,提高鉴赏水平,扩大收藏者队伍,也算一件功德。

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节目却掉进了钱眼里,唯“孔方兄”马首是瞻。借着文物鉴赏之名,播出的却是文物估价之实,专家紧盯的是 “买来时多少钱”,收藏者执着于“要是真的能值多少钱”,这成为不少鉴宝节目的共同品格。且不说那些携宝上场的市民、节目制作方和鉴定专家之间存在利益关联,鉴宝有假货谋取真身之虞,扮相高雅的节目由此暗藏欺诈陷阱;就是一些标榜对赝品“零容忍”的节目,也同收藏的基本功能和主流价值不相吻合。比如说,收藏者带来现场的物品,不管是否具有欣赏价值,凡是假的一概当场砸碎。这看似“爱憎分明”,好端端的物件当场“香消玉殒”,使得观众印象深刻,其实,这还是把藏品视作商品,将具有“文物的价格”当成了收藏的标准。

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物品的首要价值并不在于是否文物,有多少年份,稀缺到什么程度,而是自己是否喜欢。冲着喜欢去的,才会因为割舍不得而收藏;而冲着物品价值去的,只要能以更高价格脱手,就不会多留片刻。即便藏品不是真品,也并非毫无价值,收藏不仅需要强调文物的价值,更应突出收藏本身的乐趣,藏家无论贫富均能从中取得精神收获。所以,单纯强调藏品的文物价值或者市场价格,有悖收藏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的旨趣。

现在主管部门对鉴宝节目加以引导,不但需要整治各种乱象,更有必要尊重收藏的自身逻辑。鉴宝节目不宜一味迎合社会热点和大众嗜好,以提高收视率;不妨多点创意,既调动收藏者的情绪,又鼓励健康的价值观,如此,不但能够鉴定出有价值的收藏物,公众也能从这些有内涵的电视文化产品中获益。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标签:鉴宝节目 旨趣 文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