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作家彭荆风:云南文学要在“封闭中前行”

图为彭荆风。 赵书勇 摄

图为彭荆风。 赵书勇 摄

中新网昆明3月18日电(赵书勇)“云南文学作品底气厚,数量多,但是精品少。”中国著名作家彭荆风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云南文学的发展现状。

彭荆风说,云南地处中国内陆,客观原因造成了云南的封闭性,但这种封闭性却造就了云南文学发展的独特性。“昭通作家群”的涌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彭荆风举例说,昭通地处中国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昭通的作家能够静得下来思考,静得下心创作,出现《好大一对羊》这样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

但昭通的文学发展也存在问题。彭荆风说,“昭通作家群是一个很特别的文学群体,他们的文学作品处于高产水平,但除个别人的作品能被社会热捧外,多数作品都被淹没了。究其原因就是昭通作家们没能将他们独有的冷静思考表达出来,也没有体现出昭通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彭荆风认为,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其厚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云南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底蕴。“但是云南的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将这种独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使得云南文学作品高产,但能够传世的却不多。”

“文学要发展,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保留固有的独特性,也就是在封闭中前行。”彭荆风说,“云南文学要保持健康的发展,要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反映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迁,将云南的独特性放到社会中去与现实冲撞、融合,才会出精品。”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生于1929年11月22日,汉族。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于1990年退休。现已出版作品20余部,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完)

标签:彭荆风 云南文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