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之藩

2月25日,著名散文家陈之藩在香港威尔斯医院去世,享年86岁。陈之藩去世的消息,最早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公司学术及普及出版部总编辑林道群在微博上发布。昨日早报记者致电陈之藩遗孀童方元时,她还处于悲痛之中,“我太累了。他在的时候,你们为何不来问呢!”

关于童方元所说的探望陈之藩这一点,林道群对早报记者解释说,“他(陈之藩)中风以后,童先生还是希望一些最好的朋友能来见他,他也希望能和朋友有交流,虽然我们已经不能听到他说话。有时候,童先生也会带他出来跟我们小范围地吃饭交流。去年,他还回到台湾参加成功大学的活动,很多人看到他病后的样子都很难受。但是他太太认为,他是有意愿出来活动的,虽然他不能讲话。童先生说,就算这样,陈先生也是很开心的。”

著名作家龙应台托《南方周末》发布唁电:“陈先生的散文是我们好几代人的共同人文记忆,可以说,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样,代代相传,是我们的‘国民作家’。大家仍记得他的《失根的兰花》,在那个人心飘摇不安的时代里,温柔又伤感地切到时代的感觉。我记得在台北市文化局工作时,曾经特别把他请回来做了一次演讲,那是他沉寂多年之后第一次公开出现,看见满堂拥挤的听众,他自己都吓一跳,原来读者并没有遗忘他。文字的力量,是绵长不灭的。国民作家,也许不热闹,但人们对国民作家会永远的脉脉有情。陈之藩就在我们不灭的温馨记忆里。” 台湾散文家余光中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称,陈之藩称得上是“当代一流的散文家”,“但不是文体家,也非散文大家。”

作为一位横跨科学与人文艺术两界的学者、散文家,陈之藩的影响遍及华人社会,陈之藩也成为继散文家木心去世之后,当代华人散文界的又一大损失。

上海学者陈子善最早将陈之藩作品介绍到大陆,他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剑河倒影》。陈子善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他的散文最大特点就是浑然天成,他比较讲究怎么把白话文写得漂亮。他的文字很干净,就算是抒情也是很含蓄,非常节制,但一看就被打动。所以他的文章被选入课本是非常好的。他的写作,受到的最大影响还是来自于胡适,但后期的散文有很多哲学理念。”

对于陈之藩的文字,林道群也说道:“他的文字非常精简不花哨,他的文章,你要是删掉一个字,他都可能知道。对这种诗意的散文,很多人可能不能接受,但我认为他把中国古诗的传统放到了散文里面,所以他虽然写的是散文,但他在意每个字,每个字似乎不能多不能少。我个人认为,《散布》与《思与花开》是陈先生最好的两本书,这两本书与他早期写作很不同,而《在春风里》的文章深受胡适的影响。”

陈子善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陈之藩的《剑河倒影》和其他散文集记录了他自己历年思潮的起伏,是一个不断摸索的灵魂在历史湍流的翻腾中所溅起的浪花。陈之藩在他作品中所研究、所思量的,无论涉及宏观的宇宙世界,还是微观的人间琐事,都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一个海外自然科学家的人文修养,一个海外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识见。传统的根基与哲学的思辨相结合,科学的知识与隽永的文采相交融,使陈之藩的散文呈现出夺目的异彩。时光在流,世事在变,文坛上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陈之藩散文的魅力却仍然那么新鲜和强烈,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文学现象。”

在陈子善的印象里,陈之藩平时讲话不多,“但要是跟他在一个层次上聊天,那要打足精神,稍不留意就会跟不上,因为他知识面太宽了。聊起科学界的故事,信手拈来,他最崇拜的就是爱因斯坦。”

香港著名作家董桥曾经写过一篇忆述参加陈之藩《在春风里》研讨会的文章,作为陈之藩多年的好友,他的这番话也值得人们在斯人已逝的时刻重温细读:“值得羡慕的其实是陈之藩教授的博学。寻常书信随手写得出一个又一个的逸闻、故事,陈教授不到文学院讲几堂课是文学院的损失,是文学院学生的憾事。并不要他开一门课,要他在讲堂上跟学生聊天就够了。他是真正的‘Man of Letters’,在古老的东方,在古老的西方,这样的鸿儒是最受尊敬和喜爱的人,电子时代里不多了。都说陈教授的文章如行云,如流水,我也这样称赞他,他好像不以为意。后来有一次他看到我的文章里引了两句诗:‘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来信说这14个字可以弃掉两个字,变成‘书似青山乱叠,灯如红豆相思’。他说因为‘最’字不能连用两个,红豆是‘最’呢,还是灯是‘最’?既然下句弃了‘最’字,上句也要改为六个字,弃掉‘常’字。他说给这副对联吃了泻药,果然可以消暑!”

陈之藩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常提及他在烽火连三月的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战争与革命中的苦难并没有凝结成为他内心的戾气,反而让他有了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与超脱。

抗战时期,除了北大、清华和南开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西安还有一个西北联大,由北洋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组成。西北联大存在的时间很短,没多久就分成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陈之藩当时在西北工学院,校长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

抗战开始时,陈之藩从北京出发,坐京浦路到安徽亳县,然后走路西北上,走了十天过了几个地方,又坐火车过通关。过通关的时候,陈之藩与他的同学趴在用来运动物的火车里,火车没有窗户,身边到处是鸡屎牛粪,黄河对岸的日本人拿着枪乱扫。过了通关,经过华山,就到了西安。抗战胜利后,各校开始复校,陈之藩就又开始沿着原路返回。

1947年,陈之藩在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读大三,有一天在广播里听到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眼前文化的动向》的演讲,觉得与他的意见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遂给他写了一信。胡适很快回信,彼此的通信由此开始。陈之藩回忆:“他的诚恳与和蔼,从每封信我都可以感觉到。所以我很爱给他写信,总是有话可谈。”日后这些信集成了《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求知若渴的陈之藩与胡适、沈从文、金岳霖等人有着不寻常的交往。

陈之藩曾在一次受访中谈及著名作家沈从文:“沈从文非常有意思。他住在中老胡同,是北大的宿舍。我到中老胡同去看他,大概是看完胡适的第二天。他们都是同事,整天聊天。你不知道那时候他们说话,国语都很差。他算是很努力的了,因为他吃教国文这行饭的,还是有些我不懂,但是大致懂……我在北洋大学电机系毕业以后,学校分配我到台湾去,那时找事很难的,我在北平自个也找不到事。你看沈从文很奇怪,他就给我找到事了,那时我已去台湾了,坐船到台湾以后接到他的信,他说天津《益世报》里有份工作,也就是写些文化,跟电机完全不相干。后来的信他就说你千万不要回来,华北到处是血与火。”

1948年,陈之藩在北洋大学毕业后,由学校派到台湾南部高雄的台湾碱业公司工作,后进入梁实秋主持的国立编译馆。回忆起这段往事,陈之藩对梁实秋充满了感恩之情:“我在台湾编译馆的时候,梁实秋是人文组的组长,李书田是自然组的组长。自然组有一兵一将,将是李书田,兵就是我。人文组也是一兵一将。后来梁实秋当了编译馆的馆长,把我的薪水加了一倍。那时候,我几乎天天到他家里去聊天,晚上就在他们家吃晚饭。”

随后陈之藩的命运再次因为胡适而发生了转折。有一次胡适从美国回台湾,鼓励陈之藩赴美留学,知道陈之藩经济拮据,胡适回美后就寄了一张支票。1955年,陈之藩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书。到了美国,他就直接去找胡适。那时是清早,陈之藩给胡适打电话,胡适刚起床,家里只有茶叶蛋,陈之藩就在胡适家吃了一个茶叶蛋。两年半之后的暑假,陈之藩几乎天天去见胡适。宾夕法尼亚大学还给了陈之藩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一个月能挣1000块。虽然只有9个月,但是已经非常好了。那时候,梅贻琦自己支取庚款的薪水,一个月才200块钱。这个时候的陈之藩应聂华苓之约在《自由中国》刊载了成名作《旅美小简》,将他对美国的社会文化和大学的观察融入到那些隽永的短文中去。

这个留学阶段的陈之藩最享受的就是与胡适海阔天空地闲聊。在这种日常生活漫无目标的闲谈中,西南联大的往事是他们经常谈及的,后来陈之藩接受记者采访谈及闲聊主题和对象时说:“比如说,西南联大四个教授:闻一多、费孝通、潘光旦、吴晗,他们写给马歇尔的信,四个人写的都好,都在水准以上。胡适蛮喜欢闻一多的。我就不问吴晗了,我不问,他也不会说,他的意思是吴晗跟他的关系太近了,因为是他推荐吴晗到清华教书的。我问他潘光旦怎么样,他说潘光旦很有个性。我说费孝通,他就说油腔滑调。我很佩服费孝通,很受他的影响。我们那时候念的差不多就是费孝通从英国写的那些,我的文章很受他的影响,也没想过胡适会说他油腔滑调。”陈子善说:“他(陈之藩)的人生思想还是胡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系统下的,他对胡适也非常尊敬。”

1957年陈之藩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赴田纳西州孟菲斯基督教兄弟大学任教授,上课非常风趣,常常引起学生哄堂大笑。到孟菲斯后,陈之藩又再动笔,此时的文章即是《在春风里》。其中包括1962年2月24日胡适去世后,陈之藩含泪以信的形式连写的9篇纪念文章。1962年秋天,陈之藩曾应清华大学原子研究所及台湾大学理学院的聘请回去讲学。1964年返美后,他在阿拉巴马州的Brown Engineering Inc.任高级工程师,从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专案。1966年,陈之藩到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任教。当年12月,他回到台北,中兴大学孟瑶教授邀请他到该校讲演。中兴大学的学生都慕名挤进讲堂。陈之藩以“知识与智慧”为题,汗流满面地讲了1小时,学生围着不散,只好又讲了1小时,可见当时他已文名远播。

1969年,陈之藩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剑河倒影》大多即是在刚到剑桥时写的,发表在台湾《中央日报》。1970年,陈之藩获选为英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197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又重返休斯敦大学任教。他还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

1977年,陈之藩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担任客座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研究人工智能。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继高锟教授任电子系系主任,并开办博士班,培养电子工业方面的专门人才。此时的文章即是《一星如月》。1985年,陈之藩任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1988年,他在波士顿中风。进行脑部手术后,1993年至2003年,陈之藩回台担任成功大学客座教授达10年。之后陈之藩再赴香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但自2008年6月二度中风后,陈之藩就鲜少公开露面,由忘年恋童元方照料。

以译笔见长的童元方是陈之藩在年届古稀的时候结婚的妻子,童元方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副教授。除了知名译作《爱因斯坦的梦》、《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也著作中文《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水流花静:科学与诗的对话》。

两人的婚礼可谓是前世结下的姻缘。早在少女时代,童元方似乎就与以散文成名的陈之藩结下了缘分。童元方发表在《万象》的散文《我们都是看你的文章长大的》记述了从读者与作者的心神交汇走到人生伴侣的历程:“也许是我自己正在叛逆的年龄,朝夕面对升学的压力,缠绵病榻的父亲,含辛茹苦的母亲,看陈先生的文章成为一种仪式,可以净化心灵;又因为陈先生炼字造句,没有模棱之词,不作非分之语,每一下笔,皆有其自身的力量。我终于攒下钱,买了这两本小书(指《在春风里》和《旅美小简》)。少年的感情真是激烈!自己对现实中不合理的现象反应甚大,简直可以说是愤世嫉俗。我一边看陈先生的散文,一边把自己的激昂言辞与感触写在两本小书的空白处。好像眉批,但也可以看作见了好诗,居然应和起来。”

陈之藩晚年最关切的基本议题,童元方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她在文章中说:“陈先生近年特别关心法治的真义,想知道当年美国制宪的种种,所以常拿起那些开国元勋的讲辞来念,甚至于背。那几天学期刚结束,我改完了全部的卷子,我们回到了台北。他正在读富兰克林81岁时,在费城所开的制宪会议上向各州代表所讲的话,希望大家抛弃偏见,在宪法上签字。他看完了很激动,吵着说自己对18世纪的英文没有把握,非要我立时译出来给他看不可。我累了一个学期想休息,何况他大可自己译,也就吵着说我对18世纪的英文也不太有把握,实在不想坐到桌前去。结果看着他的眼神,心中不忍,只好勉为其难地拿起笔来。他悄悄出去了。过一会儿又回来了,手上拿着在地下街星巴克买给我的咖啡。”而这种种细节,也透露出这对当代散文创作领域的“绝代双骄”的恩爱生活。

事实上,陈之藩在港台地区的影响远比在大陆大,尤其是在台湾,因为其作品被收入到国文课本中,一代代台湾人都说,是读着陈之藩的文章长大的。

对于陈之藩作品最早的出版,林道群向早报记者介绍:“陈先生是在1949年之前因工作原因去的台湾,不是1949年后去的台湾。1950年代,他去美国念书然后工作,在其间写了一些文章寄到台湾发表。但是书的出版都是别人帮他收集整理的,并非是他本人整理的,早期的出版也是很零散的。”“《在春风里》和《旅美小简》在1960年代台湾的影响很大,当时港台关系紧密,所以在台湾影响很大的书同样会在香港受到欢迎。不过,陈先生作品在港台那么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很早就被收入到台湾的国文课本中,他的文章是中学生必读篇目,因为这个原因,一代代人都会去找他的书来看。不过这些年,他的作品在港台已经不那么热了。”

1990年代末,陈先生跟太太童元方回到香港,那时他有个想法,就是把他的书恢复成原貌出版,而不是各种选集。所以,牛津后来按照他的意愿和想法出了9本单行本,其中后面两本《散布》与《思与花开》是陈先生来香港定居才写的。林道群说:“陈先生还有一本书叫《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大家对这本书其实有些误会,这里面的信其实是我们从胡适书信集里面找到,然后编成的,因为陈先生自己都忘了给胡适先生写了多少信。这虽然是很薄的一本书,但却是陈先生最早的写作。”

陈子善最推崇的是陈之藩晚年的两部作品,很多人也常常把他称为科学家身份的文学家,但陈子善认为,“他的后半生很显然对写作更有兴趣,但在写作中,科学家身份还是会出现。”文/石剑峰 田波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