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讲”告诉我们什么
采写/本报记者 刘璐 曹静
前不久,2012年第一场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据新华社报道,在这场“新年第一讲”中,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以《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为题,对宋代的政治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刻解读,中央领导称赞其“史料翔实,生动凝练”。
回眸宋代,我们看到了什么?为此,《解放周末》独家专访邓小南。
认识宋代的历史,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放宽。研究者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王朝,而更应该是一个历史阶段
解放周末:在今年第一场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您的演讲题目是《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为什么选择宋代,而非汉唐或其他?
邓小南: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使其无愧为中国古代史上的辉煌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面对,深入思考研究。
解放周末: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宋朝“积贫积弱”,备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凌,最后不得不偏安江南,与汉唐相比似乎是一个乏善可陈的朝代。
邓小南:宋代历史确实有其突出的问题,但也有其可观的成就。人们心中对于宋代总体上的负面印象,可能与近代以来奠定的中国历史研究框架有关。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积郁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充溢着建设强国的期冀。在这种状况与心境之下,出于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憧憬,人们更怀恋的往往是疆域广阔的汉唐盛世。这种情感体现着近代学者的人文关切和民族情怀,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焦虑感和忧患意识。
解放周末:从一些海外学者的著述中看,他们对于宋代的看法似乎不惜褒扬之辞?
邓小南:是。美国学者费正清把宋代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欧洲汉学家谢和耐、伊懋可,日本东洋史家宫崎市定等人也都对宋代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我们的前辈国学大师,始终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严复先生早就指出,宋代对于现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莫不有变。 ”陈寅恪先生有一段名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钱锺书先生也说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 ”宋代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的重要地位,早已被敏锐洞察。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去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
解放周末:用开放的视角对宋朝进行再审视,有哪些值得思考的方面?
邓小南:和盛唐时期相比,宋代可以说是生于忧患,始终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
我们知道,气候转向寒冷、干旱,是促使古代北方民族南下的重要原因。 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中国正处于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彼此之间的鼎峙,给宋代的外部政治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另外,由于唐代以来黄河中下游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黄河在800年安澜之后,频繁决口,北宋时期水患严重,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其害。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被迫放弃了西北、东北大片疆域。宋代所统一的,是唐末经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版图,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土疆域与大唐盛世时无法相比。
解放周末:看来真是不得“天时”“地利”之便。
邓小南:确实如此。就横断面来看,宋代的统一,其疆域面积远不及汉唐;但它的统治所达到的纵深严密层面,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对于地方权力的控制、对于文化混一的凝聚力,宋代有它的独到之处。
汉代是怎样灭亡的?它不是被外族或黄巾起义推翻,而是被董卓、袁绍、曹操这些由它自己扶植起来的军阀所颠覆。唐代也是如此,剿灭黄巢起义之后,被节度使朱温取而代之。但是,从宋代开始,这种由王朝自身扶植的封疆大吏或地方军阀“造反”成功、推翻中央政权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从此再无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这与宋代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有关。
认识宋代的历史,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放宽。研究者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王朝,而更应该是一个历史阶段。像虞云国教授所说,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中原王朝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宋朝在这一历史大势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头作用,不是体现在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上。
宋代是一个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时期
解放周末:宋代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转型期,具体而言,它完成了哪些社会转型?
邓小南:陈来教授有一简洁表述,说宋代是一个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时期。我想,所谓的“化”,反映的是一种基本趋势,一个演进过程。
在宋代,无论是文化、教育、学术、娱乐等领域还是宋人的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有大批“寒俊”通过科举考试等渠道脱颖而出,参与到国家管理中。这些新型士人,作为一个新的阶层崛起,以天下为己任,学术思潮丕然一变,自觉意识空前成熟。
比如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青年时代“断齑画粥”,在清苦的条件下完成学业,通过科举制度进入统治阶层,一度做了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副总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直抒胸臆的表达,至今脍炙人口。这种“天下”观,不只反映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代表士大夫群体共同的社会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在他们心目中,“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他们集体性的追求。
值得关注的是,这批新型士人的能力、素质相当全面,用王水照先生的话来说,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前人,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淹博融贯,格局宏大。回首唐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政治人物,在学术上、文学上缺少传世的作品;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等,政治上又没有重要的作为。
解放周末:而很多宋人既是政治家,又是思想家、文学家,同时在学术上有突出的成就。
邓小南:像欧阳修,既是“庆历新政”的积极支持者,又是北宋的“文坛宗主”,散文、诗词传世颇丰;此外,他还修撰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等史学著作,在经学和金石学研究上也成绩斐然。像王安石,两度出任宰相,既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改革家,也是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经学、文学方面的成就都称得上超凡脱俗。在他们前后,还有范仲淹、司马光、苏轼、苏辙等等;再加上南宋的理学巨擘朱熹、吕祖谦等人……这样的人物太多了。
我个人感觉,宋代可以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他们的关怀与平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对于这个国家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解放周末:您所说的宋朝的“世俗化”,又表现在哪里?
邓小南:以宗教为例,唐代的宗教气氛是比较浓郁的。我们知道,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走上“中土化”的道路。在敦煌我们看到,早期的佛教形象通常是半裸袒而佩戴璎珞等饰物,是比较接近当年南亚贵族装扮的;而中唐以后的石窟里,佛祖已经是褒衣博带的汉人装束了,越来越接近中原百姓的理解方式。到宋代,佛教与民众的俗世生活有了愈益密切的关联,甚至与一些地方性神灵、民间信仰结合起来。
解放周末:与“世俗化”相伴而来的还有“人文化”。
邓小南:相对而言,宋代社会更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以地方志为例,宋代以前其实早有地方志,比如说唐代著名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主要是地理沿革、州郡户口、山川道里、租税贡赋等内容。相比之下,宋代地方志则关注于先贤典故、金石艺文、风俗人情等等,侧重点很不一样。
这一整体趋势也体现在绘画上。就人物画而言,最早出现的是神仙道释、上古圣贤,进而描绘帝王贵族的生活情态;唐代中期以后,普通人的形象逐渐增多。典型的唐代人物,往往呈现出雍容、闲适、自在的形象。进入宋代以后,以平民为主角的绘画大量涌现,描绘的多是辛勤劳作的日常场景。
从唐宋两代墓志铭的内容,也能发现个中差别。唐代(特别是唐前期)的墓志,文字比较华美,例如写女性墓主,通常会说她家世显赫、容貌艳丽,几乎成为一种套路。宋代的女性墓志则会将重点放在这位女子为家族作出什么贡献,比如怎样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怎样照顾病弱的公婆、怎样变卖首饰换取田地或供自己的子孙念书等等,非常具体和个性化。
有学生问:“是不是唐代的女性都不干活,所以那么优雅闲适?是不是宋代的女性特别辛苦? ”我想肯定不是这样。不同时代的人们,审美观不同,笔下呈现的内容也就不同。一个以现实为美的时代,绘画也好,文字也好,呈现出来的通常是生活化的场景。
宋代弥漫着一种崇尚文化的“气场”。挑担之夫,都会每日攒几个铜板供儿子读书
解放周末: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造就了宋代文化的昌明与繁盛。
邓小南:是的。整个宋代,弥漫着一种崇尚文化的“气场”。这种“气场”的形成,历史上经过了长期的蕴育过程,也得到了一些具体条件的支持。
我们知道,唐代以来雕版印刷的发展,成为知识普及的物质前提。北宋刻板书籍大量出现。苏轼就曾说过:“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 ”这也改变了知识传布的方式,扩大了传布的范围。
说到教育,当时的“官学”,实际上不是启蒙教育机构,很大程度上是应考士子的培训班,有点像今天的“新东方”。由于科举考试制度相对开放,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参与到备考行列中。但是当时科举的成功率不到1%,许多落第者回乡办私塾、聚徒讲学、参与公众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和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从前读书无门的平民子弟,也有机会进入村学、冬学和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了。当时哪怕是社会最底层的“负担之夫”,都会每天攒几个铜板供儿子将来读书。我们今天熟知的《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也都是宋代流传下来的。
南宋时,像朱熹这样的大学问家也亲自指导编写过孩童的启蒙课本。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更重要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融入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解放周末:文化的重心开始下移。
邓小南:是的。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文学样态。文学的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也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解放周末:极盛于宋代的词,就来自市井。
邓小南:对。文学的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宋代市民阶层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词原本是酒边花下之制,出自秦楼楚馆,是都市社会的娱乐方式、佐欢手段。所谓“诗言志,词抒情”,与工整、严谨的诗相比,词的形式更自由,情感更细腻。经过三百多年上自朝廷下至市井的歌唱,宋词终于成为“一代之文学”,媲美于前后时代的汉赋、唐诗、元曲和明清小说。中国文学也因而有了更细腻的感觉和表现,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回眸宋代,不是要怀恋沉溺那一时期。回首之际的 “情感化”,会阻碍我们真正认识历史
解放周末: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所走的是一条与前代和后代颇为不同的道路。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这个时代的特色还表现在哪里?
邓小南:宋代崇尚理性和秩序。朝廷奉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原则,防微杜渐,谨小慎微,不喜欢大刀阔斧,戒惕大起大落,注重在平稳发展中进行微调。与此同时,又应该指出,当时的社会是富于活力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整体环境的宽松、制度的严密,保证了开放,导致了社会的流动和活力。
譬如,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是相当严密的。唐代的考生,考前常把作品送给达官贵人乃至主考官员去看,受到赏识的考生被录取的机会相对更高。而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糊名)、誊录等办法,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像元三年苏轼任主考官,他的门生李蝄参加科举考试,人们都觉得是天赐良机。但到拆号张榜,李蝄却榜上无名。
考试制度的严密,促成了相对公平与开放。中国古代长期以来视士、农为本,工、商为“末”,同样是科举制度,唐代的“工商异类”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宋代取消了对于举子的身份限制,“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就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界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批出身清贫的“寒俊”被选拔出来。宋代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比较普遍,官僚队伍的构成相对开放。宋代社会的稳定,就是建立在这种内部流动相对畅通的基础之上。
流动的空气,带来了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环境。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成为政治主体。唐代御史进言莅事不当,会被杖责;其后的明代,从朱元璋开始,“殿陛行杖习为故事”,连大臣都不免笞辱,像海瑞向皇帝进言时事先准备棺材,因为说不定会为此丧命。但是宋代则无此类情况发生,它对士大夫是比较尊重的。有这么一个故事:宋太祖曾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 ”赵普回答:“道理最大。 ”整个社会的气氛比较宽松、平和,士大夫“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这成为宋代独特的社会风貌。
总体来讲,宋代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但当时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很多新挑战,政策抉择存在诸多问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
解放周末:回眸宋代,只有仔细地“面面观”,才能触摸到历史的真正样貌。
邓小南:对。我们今天回眸宋代,不是要怀恋沉溺于那一时期。回首之际的“情感化”,会阻碍我们真正认识历史。从根本上说,历史的丰厚积淀,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魂”与“根”。历史学需要学人冷静沉潜而不适于高调赞颂或是日计功。
解放周末: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历史学这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容易被边缘化。
邓小南:我在大学里教书二十多年,碰到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学历史有什么用”。以功利的眼光看,“历史专业”与“收入丰厚”之间,确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是,在一个浮华喧嚣的年代,历史能够启人心智,使我们精神充实,给人一种整体理解、综合把握的睿智与能力,以及在波澜中淡定下来的力量。
我们应当从更为开阔的视野来观照历史学的意义。历史学是注重反思的学问。人们常说“以史为鉴”,但历史不是回应现实的百宝箱,不是你伸手进去取出一个个“锦囊”,把今天发生的事与之一一对应,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借鉴,应该是深层次的、广义的借鉴,应该是一种脉络式的认识,要通过中国的历史去理解历史的中国。
我们现在常说“历史性的选择”,什么是“历史性选择”?它一定受到一个国家自身历史发展脉络的制约,一定是植根于这样一块土地、这样一种特定文化背景的。不管你的追求是什么,不管你做出的具体选择是什么,总要在历史的脉络中探求今天。这正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性原则。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