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华珍:让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前,杨华珍是《阿坝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如今,她的身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的传承人。汶川改变了她的生活,她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看着藏羌很多同胞失去了土地的杨华珍曾痛心不已,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想起自己会藏羌织绣,因此,她萌生了为失地的妇女办织绣培训班的想法。她觉得,这样既可以让她们赚点儿钱,也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汶川特大地震过后不久,她就向《阿坝日报》交了退休报告,花3万元注册了“藏羌织绣协会”。

慢慢的,名声有了,人也有了,但杨华珍却说这是一个没法赚钱的公司。杨华珍首先对藏羌当地的妇女进行免费培训,活儿做得好的留在公司做专职,每个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技术稍微差点的在各自家里做一些小件,每个月工资也有800元左右。除了工资,培训的材料费、所有人的吃住费用,平均每人每年也得1000元左右。这样一来,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接订单赚的钱几乎都花光了。

公司运营不到一年,杨华珍就差点宣布解散。当时生意不好,已经有两个月没发出工资,杨华珍觉得过意不去,“我再怎么也不能欠农民的工钱啊!”听说杨华珍要解散公司,大伙都泪眼汪汪地看着她。“杨老师,没事儿,两个月不发工资也没事儿!我们跟着你干!”

“后来实在不忍心,就又硬撑着,还好,到了第二个月就接到一个50万元的大订单。”杨华珍说。

杨华珍说:“织绣是一个苦活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辛苦,寂寞,赚的钱又少。”杨华珍的亲侄女杨梦跟着杨华珍学过一段时间,在放弃时曾经对杨华珍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什么都是用电脑、用机器,你为什么让自己这么苦呢?”杨华珍对她说:“这门手艺失传了,对不起自己的祖先!”

现在,杨华珍想找一个汉族设计师,让藏羌织绣与现代时尚融合起来,能与大的服装厂开展“来料加工”的合作。她说,这样公司就走上正轨了,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其实我就是个‘农民包工头’。”杨华珍说,“织绣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一针一线沉淀下来的,因为有机器,才更容易失传。我的技艺传承不分民族,我只知道,这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

标签:杨华珍 祖先 织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