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中文译者教你:奇书如砖头读法有五种
《2666》书封。
该照片是2003年6月26日拍摄,第一届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上的波拉尼奥,仅仅21天之后,他便去世了。
以波拉尼奥命名的街道。
梁文道讲《百年孤独》
▲上海滩5个文艺青年,在静安别墅合办了这样一个名为2666的图书馆,取自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最著名的小说《2666》。
赵德明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
《2666》超越《百年孤独》
◢提到文学大师,人们往往会想到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卡夫卡,以及刚过200周年诞辰的狄更斯,或者至少是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家。所以,当眼下有人称,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长篇小说《2666》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普鲁斯特同一队列,”并称之是“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长篇小说的里程碑”,难免会让不少人心存狐疑。
◢不过,你很快会发现,无论豆瓣上的文艺青年、还是微博上的普通青年,不管是美国的《纽约时报》还是中国的《时装男士》,都满是对该作品的肯定和赞美。
◢《2666》英文版2008年出版后,赢得欧美读书界一致认同,获誉无数,“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有媒体称,“在过去10年,世界范围内,被讨论最多的西班牙语小说,不是《百年孤独》,而是《2666》。该书以及他的作者波拉尼奥,已经成为文学圈内,在新世纪10年里最大的‘传奇’。
◢这本书的魅力到底何在?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该书的中文译者、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西语专家赵德明(他最早将巴尔加斯·略萨译介到中国)。
A略萨未能做到的“全景小说”“像是一部用西文写出来的《清明上河图》”
《2666》西班牙语原著共有1125页。要概括《2666》的内容,并非易事。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文学评论家》、《阿玛尔菲塔诺》、《法特》、《罪行》、《阿琴波尔迪》,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小说以4个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文学评论家开头,讲述他们因喜欢及研究一位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而成为朋友、情人的故事。
华西都市报:你在很多场合说这部小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景小说”,为什么这么说?
赵德明:在这部小说中,不光有文学、哲学,还涉及到数学、海洋生物学、社会犯罪等多方面。在地域上,他对智利、墨西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风土人情,都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在历史纵度上,则从古希腊一直写到现
在,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墨西哥贩毒问题和移民潮等问题。而牵涉到的主要人物多达近百人,其中有文学评论家、作家、教授、出版家、拳击手、杀人犯、乞丐、贫民、妓女等。更可贵的是,波拉尼奥用他高超的叙事艺术,将这些元素都浑然一体地组合在一起。
打个比喻,《2666》像是一部用西文写出来的《清明上河图》。略萨长久以来追求写“全景小说”,但他没有一部作品达到这个理想。而《2666》的作者波拉尼奥,我认为初步达到了。
华西都市报:这部作品的核心是什么?
赵德明:依我看,对这本书至少可以有五种不同的读法。你可了解异国风情;可把它视为了解欧美知识分子的
窗口;也不妨单独地把它看成讲述罪恶、犯罪,连锁杀人案的故事;要把它单独看成一个作家的成长史也未尝不可;更深层次地阅读欧美人跨世纪的心态也非常有价值。但让我感受最深的则是,这部作品将21世界人类的各种病态以及人类世界的出路的思考,用生动的文学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
华西都市报:在这部作品里,并没有出现跟2666这个数字有关的内容,而作者波拉尼奥在生前也并没有对之作出特别解释。你作为中文译者,你怎样理解这个数字?
赵德明:它当然是有寓意的。在我翻译的波拉尼奥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护身符》中,波拉尼奥明确告知,他说的这个2666数字是人类灭亡的时刻表。不过,它跟传播很广的“世界末日论”不是一回事。而是波拉尼奥根据玛雅文化中,关于人类文明有兴衰周期的说法,而进行的艺术想象。这个想象的心理根源,是基于他对人性恶的深刻了解和不确定未来的悲观情绪。
不过,要指出的是,波拉尼奥并没有一味地悲观,他在文中还是表现出对人类理性、善良的呼唤,并表现出信心。
B文青开办“2666图书馆”“这一千多页的文字仿佛一杯冰水,一剂清凉药”
2011年11月底,《2666》终与中国读者见面,厚达1000多页的文学小说,上市不足一个月,在当当网创下日销百册的纪录;上市以来,每天都有网友晒自拍的《2666》封面照片、写下阅读心得。因为该书,上海的几位文学青年还开办了2666图书馆,并定期开展《2666》读书会;读者甚至自发展开了“搜寻身边的2666”行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网友拍下包含数字“2666”的车牌、房间号上传微博……
还有人在微博上将自己买了的新书照片上传,并纷纷表示是自己“2012年必读书”。出版方总经理施宏俊告诉记者,“《2666》的市场反响出乎我们的意料,第一版的精装版和平装版都已经基本售罄。现在紧急加印中。”
华西都市报:按照通常情况,纯文学的读者一般都是非
常小众的。但《2666》却也能拥有众多读者和关注度,其中不少是青年读者,很了不起。而且我注意到,在国内,甚至有时尚类杂志都大篇幅介绍《2666》。作为译者,你觉得怎样?
赵德明:确实是这样。余华曾说,他无论在法国、还是美国,如果问人《2666》是什么书,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告诉你,甚至告诉你它的故事是什么。在国内,也经常有学生写信跟我交流阅读这本书的感想。我想,是因为大家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内心所呼唤的东西。
至于说,受到时尚圈的注意,我也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人在追求浮华的时候,内心根底其实是空虚茫然的,对浮华会有一种脱不掉的怀疑。严肃纯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不一样,它与读者的关系,不是取悦,而是提醒。这种心理状态,反而是适合严
肃的纯文学的“沃土”。
华西都市报:这个盛行浅阅读、快浏览、时间碎片化的微博时代,这种长篇巨制的小说片化时代,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哪里?
赵德明:这本书最早在纽约火起来,就是因为它的冷静和聪明,正是大都会的人需要的。
《2666》的存在,其中很大的一个意义还在于,在快节奏、碎片化、高压力的“狂热”时代,还是有冷静而卓越的文学,在静静地思考。这一千多页的文字仿佛一杯冰水,一剂清凉药。
C翻译犹如“上老年博士后进修班”“很有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感觉”
华西都市报:这么厚重的一部作品,你在翻译的过程中,感觉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赵德明:我今年73岁,在过去的35年间,翻译过包括《2666》在内的六七十部各种外国文学作品。《2666》是篇幅最长的一部,涉猎的领域既宽又深,舞台很大。我翻译的时候,手边要同时查阅六七种词典,还会查网络。整个过程如同长征,要一步一步向前走,尤其是翻译到第500多页的时候,很有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
的感觉。而且,要理解波拉尼奥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心刺痛,并不容易。
虽然我也能理解他的刺痛,但是毕竟我跟他的生活境遇不同,这种理解相比当事人本人的切身之痛,还是隔靴挠痒的。我给这一次为期10个月的翻译、学习过程起了一个名字:“老年博士后进修班。”
华西都市报:《2666》给人一种丰富庞杂、光怪陆离的印象,这对读者阅读构成了挑战。你觉得要读这部小说,需要的
门槛高吗?
赵德明:几乎没什么门槛。比起卡夫卡的《变形记》、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它的文字阅读比较容易。
波拉尼奥并没有简单地遵循拉美作家的写作范式,没有在修辞上玩弄“魔幻”游戏,在语言上,注意简洁、明快和节奏。让人很容易读进去。但又很容易让人读不懂。因为深刻的东西,获得相应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思考力和过程。
D它超越《百年孤独》“是自然,也是应该”
华西都市报:在《2666》中文版的腰封上的宣传语中,写《2666》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这个评价,得当吗?
赵德明:如果不是从超越的角度,而是从接力赛的角度来看,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些。如果把马尔克斯比作第一棒,波拉尼奥就是之后的接棒者。每个人跑的时代、路程不一样,也就没有一个绝对的可比性。不过,真要说《2666》超越《百年孤独》,也并不过分。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时代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超越《百年孤独》是自然的,也是应该的。《红楼梦》很伟大,我们可以多次读,但是如果仅仅读《红楼梦》行不行?波拉尼奥还在墨西哥一次文学场合中大致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大师可以是被传承和尊敬的标杆,但不能被视为妨碍别人成为大师的障碍。其实,如果你能理解现在的80后作家,想要跟他们的前辈作家写出不一样的感觉来,你就能理解当时波拉尼奥的心情。
华西都市报:不过,对于大部分普通读者来说,《百年孤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2666》没有。这就造成后者的社会知名度,要相对小很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赵德明:由于诺贝尔文学奖受媒体关注大,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好像它是至高无上的标准。要知道,每年只有一部作品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没得并不代表价值就比得奖作品差。作家的创作本身,与外界短时间内对这种创作的评价,是两回事。而且不对等或公允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很普遍。跟波拉尼奥过早去世也有关系,他去世时才50岁。
译者简介
赵德明,1939年出生,北京大学西语系西班牙语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是最早把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中文读者的中国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