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个真实的马尔克斯

——读《我不是来演讲的》

艾里香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影响之大,估计连他自己都会惊讶。当年彻夜长读《百年孤独》,让我认识了马尔克斯,那种阅读的激情,至今难忘。今天,读了《我不是来演讲的》(南海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我再次感受到了马尔克斯的魅力。

《我不是来演讲的》收录的是马尔克斯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从1944年他17岁在锡帕基拉送别学长,到2007年面对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士和西班牙国王。该书书名源自马尔克斯17岁那场演讲的开场白“我不是来演讲的”。

如果说《百年孤独》让人感受到一段风云变幻的宏大历史,那么《我不是来演讲的》呈现给读者的,则是马尔克斯仗义执言的一面。在书中,马尔克斯诙谐幽默地谈论好友,说维系友谊的秘诀是保持距离少见面;他针砭时事,说军备竞赛与人类智慧背道而驰,保护生命比制造核瘟疫的成本低;他情系教育,直指教育弊端,“学生人数过多,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志向的老师寥寥无几”;他关切祖国,关切流离失所的同胞,大力赞扬拉丁美洲创造性的想象力。其实,他一生的写作都是在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不懈追问。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成为马尔克斯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然而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马尔克斯,内心却不喜欢演讲。在书中,他自言:“对我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我承认,为了不来开这次大会,我什么点子都想过:我想生病,染上肺炎;想理发,让理发师用刀割了我的脖子;最后,我灵机一动,不穿西装,不打领带,这样,正式会议应该就会谢绝我入场了。”马尔克斯的鲜明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我不是来演讲的》也可被看做是马尔克斯的个人成长史。马尔克斯在书中写道:“读这些讲稿,让我再一次发现,身为作家,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成长的。”读第一篇讲稿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结结巴巴、满面通红、语无伦次的样子,而到后来,讲到拉丁美洲的孤独时则开始表现出一代大师的气质。有意思的是,从书中还可以看到马尔克斯有时不那么理性的一面。由此可知,大师也是性情之人。

《百年孤独》的正式授权本,自上市以来,半年内热销100万册,读者为什么如此喜爱?译者范晔说:“作为一个经典,它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有非常丰富的诠释空间,它给了读者一个几乎自足的世界。”此刻,很多人都会问,马尔克斯为什么能写出《百年孤独》?那个融入多种神秘因素、瑰丽想象的世界是怎样炼成的?在《我不是来演讲的》中,听马尔克斯谈自己、谈人生、谈《百年孤独》和他生活的世界,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读完这本演讲集,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能拥有的是落后的力量”。我想,这是马尔克斯用对这个世界足够的绝望,和对自己拉丁美洲同胞足够的爱才能说出来的话,这是马尔克斯最真实的声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