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探寻铜镜的起源了解早期的铜镜

齐家文化叶脉纹镜

商代叶脉纹镜

西周素镜

西周春秋鸟兽纹镜

古玩辩伪之铜镜 1

丁 孟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关于铜镜的起源问题,如从文献记载看,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例如《黄帝内传》:“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看,属原始社会后期的齐家文化已有铜镜出现,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早铜镜,在铜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有的学者,根据当时仅有战国时期铜镜这一状况,提出了中国铜镜外来说,认为中国北方铜镜是受斯基泰文化(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的影响。而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比斯基泰文化早了3000多年。不少中外学者过去认为战国以前的早期铜镜应该是素镜。齐家文化出土的两面铜镜中就有一面是有纹饰的,因此可以说,我国最早出现的铜镜不一定是素镜。

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出土的铜镜,镜背无纹饰,圆形,直径6厘米,厚0.3厘米。弓形小钮,钮高0.5厘米。青海贵南尕马台25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也为圆形,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镜背有凸起的两周弦纹,在两周弦纹间再饰直线纹和人字形弦纹。镜钮残损,镜边缘有相邻的两个小孔,孔间有清晰的凹沟,显然是镜绳磨出的痕迹。两面齐家文化铜镜的形体都较小,而且外表也均显粗糙,表现出了铜镜的初始形态。

殷商时代的铜镜也有少量的发现,目前共五面。这五面铜镜都出自贵族大墓,说明铜镜这时仅为高级贵族所独享。商代铜镜仍然很薄,在0.2厘米~0.4厘米之间,但形体比齐家文化铜镜有所加大。镜铸成凸面,是商镜的一大进步,说明商代先人已经认识到了凸面镜,可更好地全观人面。商代铜镜纹饰以直线和斜线为主,与青海贵南尕马台25号墓出土的铜镜装饰风格有渊源关系,同商代礼器纹饰则迥然不同,仍反映出此时铜镜仍处于初期阶段。

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发现的三面铜镜,其中两面为素面,一面背有两个平行的弓形钮,钮外侧饰有写实的虎、鹿、鸟纹图案,笔画简单,构图古朴,属西周晚期之物。1972年陕西扶风窑穴中出土一面圆形、弓形钮、重环纹镜,属西周中晚期铜镜。1975年陕西凤翔出土一面圆形长方钮素镜,属西周初年铜镜。1975年北京昌平出土一面圆形半环钮素镜,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一面圆形无钮素镜,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凤翔出的两面铜镜,是为圆形橄榄形钮素面镜。该镜定在西周早期。

西周铜镜目前发现的数量远大于以前,分布虽有所扩大,但仍集中在北方。钮制的多样化和素镜的增多,是这一时期铜镜的特点。

标签:铜镜 凤翔 弓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