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人如何过“新”春节?“立新”也不要“破旧”

2012年01月31日 2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应妮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中国人如何过“新”春节?

中新社记者 应妮

鞭炮少人放了?春晚少人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现今的中国人到底该怎么过传统节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俨然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31日在此间举办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新载体 新形式 新民俗”学术研讨会。非遗专家们纷纷表示,基于农耕文化产生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尽管存在诸多不适应,但中国人过传统节日“立新”也不要“破旧”,更有专家指出所谓“看春晚是新民俗”的说法不能成立。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中国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很强,需要从整体性来考虑制定保护和扶持方式。

他认为,中国节日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节日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感、和谐感、仪式感和文化多样性。“一个家庭、一个族群基于文化认同过同一个节日,否则就有孤独感、被抛弃感。而强烈、庄重、鲜明的仪式感所带来的敬畏,现代都市人正是由于缺少这种仪式感从而丧失敬畏感。同时,节日有巨大包容性,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样。”在他看来,所谓“新载体 新形式 新民俗”要看怎么个新法,因为中国的节日都是有传承的,关键在于厘清中国的节日文化在当下出了怎样的问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表示,非遗既是历史又是当下,我们离不开传统,在恢复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假期,而应该让这个假期更加体现中华民族的风韵和精神。

他坦言,用什么样的载体、形式来体现中华民俗传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问题。对于所谓“看春晚”的新民俗他并不苟同,“大家面对着一个冷冷的屏幕,其实每个人都面对自己,而虚拟的联欢活动实际上并不能够体现节日的情感,除了热闹之外节日的功能并没有体现。”

“弘扬节日文化”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特别委托的一个课题,身为课题组秘书长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李心峰表示,经过调研发现,不管是民众还是媒体,这两年关于“洋节”的认识都趋于理性化。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时候是积极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短信、电话拜年取代登门拜年,既是无奈也是一种积极选择;“春晚”尽管饱受争议,但在当下的电视文化中确已成为过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则表示,新民俗的产生和旧民俗的顽固性实际上同时存在。他以年年出现的“返乡潮”即“春运大潮”为例,“火车站里黑压压的人群在寒风苦雨中耐心而顽固地要回家看自己的爹妈,这一感天动地的场景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最顽固、最深厚的感情因子”,而与“返乡潮”伴生的还有“旅游潮”,新形式的出现和传统的复归共生共存。他指出要摒弃“破旧立新”的想法,新旧并存乃至美美与共,在不破旧的前提下,让新旧和谐共存是更好的办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祁庆富说,保护节日就是保护民族情感,要守护优秀的、有价值的传统因素,尊重民众的文化情感。他指出,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西化倾向和物化倾向需要防微杜渐,“不要总说是洋节入侵,更多的是自我丢失,例如有人说把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还有人把节日变成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不能打着所谓新载体和新形式的旗号割断文化传统。”完

标签:新民俗 节日 新形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