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龙年的文化气息

2012年01月16日 08: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小文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兔年即逝,龙年将至。“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龙年,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浓郁的文化气息。

举国上下在思考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讨论文化——文化发展、文化改革、文化繁荣,在建设文化——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对内,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和对话,向世界展示、说明和平发展快速进步的中国。中华民族正以一种更宏大的历史胸怀,拥抱21世纪的文化新时代。

欢欢喜喜过个年,这年“属龙”,过的就是“龙文化”、“年文化”。

龙文化。“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中国龙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民俗节日多与龙相关,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这些充满希望和期盼的好词,都带着“龙”。龙,以蟒蛇和闪电为躯干原形,融进马、鹿、虎、鹰等多种动物要素,形成神圣优美、多姿多彩、矫健生动、飞腾变化的艺术形象,行云施雨的神灵形象。龙的形象深入中国社会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中华文化各个层面。龙,是炎黄子孙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令人激动奋发自豪。龙,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经典意向。“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获得世界认同。

年文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是对自己文化记忆的顽强保留,也是对团圆、亲情、祥和等重要文化价值的坚定守候。只须看看一年一度的“春运”,每当农历年岁尾,无论是在天南、在地北,也无论是在机场、在车站,成千成万成亿的人,提着行李,排着长队,不管多么艰难,也不管多么疲惫,都要赶在春节前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样数亿人规模定时的大迁徙,就为一句话,回家过年。在别的国家,有谁见过?它显示着我们中国人对家人、对故土的强烈眷念。这是树根对泥土的依恋,是水滴对大海的皈依。世界上圣诞节很热闹,那是给“神”过节,是给“神变成人”(耶稣平安夜降临人间)过节;春节,真真实实在给“人”过节,给自己也给亲人,给全民族也给全世界过节。“春节团圆”的文化,融汇到中国人的血脉中,那么自然亲切、历久弥新。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但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永不化解。老百姓说,现在生活好了,过年的味道,就不光是吃饺子、穿新衣了,过的就是文化。

龙文化、年文化,印证了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龙文化、年文化,都是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产物。细想一下,何止于此?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无不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建设文化强国,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千方百计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从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思想,从民间鲜活的艺术中萃取创造元素,从基层生动活泼的实践中获得发展动力,全社会的文化活力就不难竞相迸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就不难充分涌流。

标签:文化气息 龙年 前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