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湘剧,还能走多远

2012年01月11日 00: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飞虹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月5日下午3点,湖南省湘剧院的排练舞台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湘剧老演员冒着严寒,在此排演折子戏《五台会兄》。在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排练室内,随处可见破桌椅、道具箱、建筑木材等,部分天花板甚至出现了开裂的痕迹。

今年73岁高龄的湘剧演员沈青麟告诉记者,为满足戏迷的观赏需求,他们正在为“湖南省湘剧名家贺新春演出周”活动排练节目。冬天排练室内没有取暖设备,让人不免为这些古稀老人的身体感到担心,也为湘剧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感到忧心。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阳娟对此感到心酸,她说:“湘剧是湖南的文化精粹之一,缺乏宣传与引导是湘剧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省里对湘剧院业务创作资金的投入有限,但我院在业务创作上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五百年湘剧雅俗共赏

湘剧,明代源于弋阳腔,后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了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流域之湘中、湘东地域和江西西部地区。湘剧角色行当分工细致,包括大靠把、二靠把、唱工、小生、大花脸等十二行,小生又有文巾、罗帽、雉尾、蟒靠之分,且有穷、文、富、武4种做派。

明朝初年,湘剧主要为官办,但在民间也开始活跃。史载称:“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第八子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养伶人于府,又常邀民社献艺,曰湘乐。明末,张献忠攻克潭州焚毁王府,伶人遁入民间搭班觅食……”

新中国成立后,湘剧曾风光无限。湘江岸边、斑驳不堪的茶楼里,人们时常可听到丝弦和锣鼓点子,大家在咿咿呀呀中洗去劳动的疲惫,感受湖湘文化的粗犷和浪漫。“那个时候看湘剧的人太多了,有时甚至还要凭户口本买票,不准多买。”沈青麟谈起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湘剧的发展状况时说。

反映湖南半部文化史

曾金贵,国家一级演员,是目前湘剧界为数不多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今年75岁的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学习湘剧,2009年6月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一出生便跌进了戏窝子,湘剧这几十年所经历的波折,反映了湖南半部文化发展史。”据曾金贵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湘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看戏是百姓业余活动的首选,那时花鼓戏等其他湖南地方戏曲还未成熟,湘剧成了观众热捧的对象。“那时候为买到一张观看湘剧的门票,经常有观众披着被子在剧院的售票室门口等候。”曾金贵说。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尽管受到自然灾害以及“大跃进”的影响,但湘剧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适应性强等特点,仍深受观众的喜爱。

自“文革”开始后,和全国其他戏曲的遭遇一样,湘剧也出现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演员、剧场、观众数量逐年减少,传统剧目遗失、传承人不足等问题随之显现。社会在进步,各种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一些古老艺术正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相信湘剧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曾金贵兴奋地说。

湘剧面临传承危机

目前,湖南全省能够传承的湘剧还剩400多出,已排演的不到100出,其中传统剧目仅50余出。这是湖南省湘剧院原副院长陈飞虹告诉记者的有关湘剧现状的一组数据。据他介绍,目前全省从事湘剧演出的在职专业人员仅有300余人,湘剧院(团)不到10家。他呼吁:“湘剧目前的生存状况很危险!再不加紧保护就要消亡了。”

湘剧作为湖南省的省剧,从兴盛时期的1000余出剧目流传至目前的不足100出排演剧目,惋惜之余,更值得我们反思。

长沙市人民路257号,循着一条巷口挂着某电脑培训学校招牌的巷子往里走百余米,经过一栋居民楼,可看见一栋上世纪80年代建筑风格的两层楼老房子,这便是湖南省湘剧的“老家”——湖南省湘剧院。若非二楼栏杆上悬挂着“热烈祝贺我院《李贞回乡》荣获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的横幅,很难相信这便是担任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院团所在地。位于长沙市劳动广场附近青山祠51号的长沙市湘剧院,也同样隐于弯弯曲曲的小巷深处,只有墙外数块戏剧浮雕还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

今年20岁的湖南省湘剧院青年演员黄显峻,自2002年起开始学习湘剧,已参加大小演出几百场。在谈到湘剧目前的传承状况时,他表示,现在学习湘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同门师兄也因生活压力而改投其他行业。

(下转第二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