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古年终大盘点
本报记者 李国斌
1月8日,湖南省考古暨文物保护工程工作汇报会在长沙召开。记者获悉,在2011年,湖南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调查勘探面积15万平方米,发掘1.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万余件。会上,文物考古专家对长沙市东牌楼和潮宗街街区考古发掘、澧水支流道河流域考古调查和发掘、华容七星墩遗址等重大的考古发现作了汇报。
长沙古城墙:如何保护还未确定
为配合城市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年重点发掘了东牌楼和潮宗街街区,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
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介绍,东牌楼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成果,是揭露出一处明代王府的宫殿基址,和一段70米长、5米宽的宋代街道。此外,发现了600多口古井,并从古井中出土数百枚简牍。还清理出宋代街道两边青砖砌成的排水沟和2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遗迹,及宫殿前的道路、街坊、里弄等,为专家了解明代长沙核心城区,提供了生动资料。宫殿基址、宋代路面等遗迹,已经采取了整体截取的方式搬迁至室内进行迁移保护,未来将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
潮宗街街区发掘出土的明代和宋代城墙,给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又增加了有力的证据。据介绍,墙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余米,用麻石条做基础,两侧用青砖包边,明代城墙叠压在宋代城墙的墙基之上,其中有一段还利用架设树桩而稳固基础的做法。古城墙是原址保护还是迁移保护?黄朴华告诉记者,目前考古工作还在进行中,将如何保护还未确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认为,此次发现说明了4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宋明时期长沙临河地段是有城墙的,有的地段甚至在临水或靠近河漫滩的地方修建城墙,因而采取了打桩固基的办法,是城市建设史的宝贵资料;二是出土了“忠义军”字样的城砖,这是南宋时期抗金的珍贵史料;三是长沙城市与湘江河道的变迁,在宋代和明代,目前所发现的城墙之外就是湘江,这个地段距现在的湘江河岸有大约100米之遥,说明湘江现在大大变窄了;四是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文夕大火,及城市化建设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旧城改造和商品房开发,地面上保留的古迹几乎都已荡然无存,现在城市建设中深挖的基础坑,将长沙的地下文物差不多也快要挖光了。
条头岗遗址:首次在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石叶
2011年4月和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澧水支流道河两岸进行了旧石器遗址专题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晚期遗址点30余处,旧石器早、中期遗址点5处,并选择其中的乌鸦山遗址和条头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据介绍,澧县的乌鸦山遗址共出土石制品1700多件,采集石制品400多件。该遗址揭露出很厚的文化层堆积,是湖南地区比较典型的晚更新世时期的剖面。条头岗遗址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桃花村,发掘面积30平方米,面积不大但出土了各类石制品约6000件,较为清楚地展示了该遗址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遗迹。条头岗如此密集的石器分布在湖南以往未曾发现过,出土的大量石片在国内并不多见,而且首次在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石叶,表明当时人们的石器制作技术较以前更为成熟,为认识湖南地区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工业增加了重要资料。条头岗遗址反映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条头岗文化”。
考古专家表示,乌鸦山遗址和条头岗遗址在时代上均大致位于晚更新世时期,正好处在现代人在东亚出现的关键时期,为了解旧石器中期向晚期的过渡,以及现代人类在中国的出现和迁徙等课题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大荆湖区域:又一史前城壕聚落群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11年进行的大荆湖区域专项普查中,岳阳市文物处在大荆湖区域共发现32处遗址,其中新石器时期遗址27处、东周遗迹5处。岳阳市文物处副处长欧继凡表示,经初步观察,在新石器晚期,大荆湖一带应该存在着一个大的古文化聚落群,七星墩遗址极有可能就是这个遗址群的中心。
去年5月至7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七星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示出一批遗迹,并出土了陶器、石器等丰富的堆积遗存。值得一提的是,遗址上发现并清理了面积较大、红烧土烧结面规整成片、柱洞排列极具规律的房屋基址;房屋基址内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石器、纺轮以及象征权力的石钺;环遗址周边的土墩发现有明显的夯筑痕迹等。所有这些发现都表明该遗址具有中心聚落遗址的地位和城址的功能。
杉龙岗遗址:发现疑似水田遗迹
澧阳平原在湖南的史前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杉龙岗遗址的发掘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临澧杉龙岗遗址是中美合作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项目,去年11月至年底,经过中外考古专家的努力,在该遗址发现了几十粒炭化稻谷与疑似“水稻田”遗存、建筑单元以及活动面、壕沟等多种遗迹,集中展示了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和生产生活,为研究澧阳平原早期农业形态和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李意愿说,考古专家在该遗址摸索出一套古水稻田的寻找和发掘方法,较为成功地识别出了水稻田的多种考古学要素:如田块、田埂和排水沟等。目前,该遗址的水稻田样品已送往北京大学进行年代测试,如果早于6500年,那将是世界最早的水稻田。今年,中外专家计划按照2011年发掘结果,更大面积地揭露可能为水稻田的区域。
南坪土墩墓:内陆第一次考古发现
土墩墓一般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此前从不见于内陆。常德南坪的土墩墓群,是在内陆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墓葬形式。
2010年至2011年,常德市博物馆在武陵区南坪乡进行了近两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西汉到王莽新朝时期的5个封堆21座土墩墓。发掘负责人龙朝彬介绍,最大的封堆底部直径50米,顶部直径18米,从底部生土层到顶部高7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先后至少有12座墓入葬该封堆内。部分封堆有被盗的痕迹,5个封堆内共出土了铜器、铁器、玉石器、陶器、玻璃器、钱币等各类文物650件,其中有印章7枚。
龙朝彬表示,发掘的21座土墩墓,尤其是“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和赵玄友家族墓群,使考古专家基本清楚了南坪近20平方公里内分布的土墩墓与同时期土坑墓完全不同的结构,在湖南地区首次完整揭露了土墩墓这一全新的墓葬形式。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