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1年中国诗歌十大新闻揭晓 "海啸体"居首

2011年12月30日 10:59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诗人海啸

诗人海啸

年终岁末,各种排行榜纷纷出炉,由广大网友和诗歌爱好者自发评选出的“2011年中国诗歌十大新闻”揭晓,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海啸诗歌《可爱的中国》诞生“海啸体”

2011年“腾讯年度诗人”颁给“海啸体”诗人海啸。诗人海啸一首《可爱的中国》在微博发布以来,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一首在网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网友自发接龙最多的诗歌作品。诗中“……是我的,但……不是我的”的句式被网友称为“海啸体”,并成为2011年流行语。

二、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诗人集体捧哏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十部诗集。得知诗人获奖后,中国诗歌界竞相捧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朗斯特罗姆曾于1985年和2001年两次访问中国,并先后获得过国内举办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与“诗歌与人?诗人奖”。

三、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举办:立陶宛诗人温茨洛瓦获金藏羚羊奖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青海隆重举行:2007年创办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视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国际诗歌节之一,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它以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圣洁山水为地理坐标,以博大厚重的东方文明为底蕴,以国际多元文化共存与交流为语境,以绚丽的诗歌艺术为旗帜,所以它一开始就给这个世界送去了一个惊奇……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诗人还共同见证了立陶宛著名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获得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最高荣誉“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74岁的温茨洛瓦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学者,更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当代诗人,现为耶鲁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

四、“微诗体”风行:微博成为诗歌高地

2011年“首届微博中国诗歌节”推出的“微诗接力”反响强烈,70后诗人高世现提出的“微诗体”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同时,还出版了我国目前为止第一部完全选用发表在微博上的诗刊《春的脚步》及《微诗体2011年选》。

五、80后诗人辛酉不幸溺亡

2011年2月20日访友后失去音讯的80后诗人辛酉,于2011年3月7日在浙江温岭发现不幸溺亡。辛酉,1981年出生,湖北通山县人。生前著有诗集《口供》、《暮晚及其它》,长篇小说《叙事》、散文集《花言樵语》等,主编有《中国80后诗全集》。

六、首届中国桂冠诗歌奖在西峡揭晓

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西峡伏牛山金秋诗歌峰会组委会、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中国诗人俱乐部、南方诗歌研究所、北京汉语诗歌资料馆、美丽岛艺术基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桂冠诗歌奖”在河南西峡揭晓。洛夫、沈浩波、余怒、树才、陈超、黄礼孩分别获得首届中国桂冠诗人奖、首届中国桂冠诗集奖、首届中国桂冠诗歌流派奖、首届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首届中国桂冠诗学奖、首届中国桂冠诗歌卫士奖。

七、盲人诗人周云蓬获人民文学诗歌奖

行吟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凭借在自己失恋期间写下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作为一个盲人,这个世界对周云蓬来说虽然模糊不清,但他却纵意驰骋、行走无疆。诗人天高地远、水净沙明的内心世界,具有宽厚的包容,这更值得我们向他表达内心的敬意。”

八、《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出版

谢长安史诗《青铜调》自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以来,以其苍茫、壮丽的语言,厚重、深邃的思想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8月,诗评家陈超主编的《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一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选入十位博士的研究文论。在《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一书研讨会上,与会诗人及诗评家等均对谢长安这部作品表示了极大的认同。《青铜调》的影响,奠定了谢长安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九、北大新诗研究所推出十卷本《中国新诗总系》

由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组织编选,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教授担任总主编的大型中国新诗选本《中国新诗总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套诗歌选本旨在检视百年新诗实绩,展现中国新诗演化的历史进程,遴选了1917-2000年间的诗作4千余首,每10年为一卷,另有“理论卷”和“史料卷”各一类,总共十卷。

十、“诗魔”洛夫定居深圳:结束长达60多年的漂泊

诗人洛夫于2011年决定定居深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洛夫解释了移居深圳的设想,并详述了自己二度“流放”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洛夫说,自己的一生曾经二度“流放”:一度是1949年从内地到台湾,那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一度是1996年从台湾到加拿大,那是因为诗意的自觉,是诗人的自我流放。

标签:诗歌 2011年 网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