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宜春华文作家写作营把脉地域文化抗拒文学同质

2011年11月04日 13:33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建功致辞

陈建功致辞

人民网宜春11月4日电 (记者黄维)“2011中国宜春·明月山第二届国际华文作家写作营”11日2日正式在宜春开营。4日上午,以“地域文化 自然 文学”为主题的文学论坛举行,青海作协主席梅卓,安徽作协常务副主席许辉,天津作协专业作家王松,评论家、散文家何志云,中国作协全委、黑龙江作协副主席王阿成,《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评论家、散文家王必胜,《北海日报》副总编、散文杂文家刘永平,美籍华人作家陈瑞琳、姜卫民,加拿大籍华人作家贾葆蘅等十余位作家齐聚一堂,对如何发展地域文学进行了交流探讨。

何志云:全球化时代 地域特征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地域、自然和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也是文学生存发展的必备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视并研究地域、自然、文学的关系,尤为重要和迫切。”评论家、散文家何志云认为,文学有地域性,只要谈中国文学,就自然包含着它的地域性,既包括内容更包括风格。

他举例说:“鲁迅是中国的也是绍兴的:年轻时喜爱绍兴目莲戏中的‘女吊’,自己还曾参加演出。早在辛亥前夕就编《会稽群故书杂集》,而且毕生搜集乡邦先贤的各种文献。他的小说、散文一看就是绍兴人写的。同样,沈从文之于楚地,老舍之于京都,李劫人之于巴蜀,赵树理之于三晋,张爱玲之于上海,柳青、陈忠实之于陕秦,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之于东北,情形大概如此。”他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地域性对文学的影响有时隐蔽、有时显著,在影响了作家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内容、风格、叙述方式的基础上,甚至孕育出了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

何志云强调,在论及文学作品价值的时候,应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此外,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也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留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梅卓眼中的青海文学:行动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青海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世人对青海这片土地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得青海各个作家群彰显了自身独特的一面,将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青海,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诗人有两类,一类是文字诗人,一类是行动诗人。”青海作协主席梅卓介绍了青海的地域特征给文学带来的影响,“在青藏高原,行动的诗人随处可见:格萨尔艺人带着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吟诵在高远的山冈,曼陀铃琴手弹着世界上最美的情歌吟唱在低回的河谷,他们代表着藏族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的民间精华,相对疏离于文本形式。实质上,行动诗人往往更贴近自然,或许他们的标志,就是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大自然赋予藏族人的信仰模式,就是敬畏。”

王必胜:文学的地域化,使文学有了更为鲜活的品相

“美国作家福克纳致力于家乡一个邮票大小的地方,于是文学有了‘约福克纳帕塔法世系’。一方小小邮票的地方,成为一代名家的文学摇篮。中国鲁迅笔下的鲁镇,作为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地,演绎了人生众多的悲喜剧。这种或地域或人文的关联,是文学艺术的母本,成就了众多的文学天才和故事。”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从美国作家福克纳谈到中国的鲁迅。

“地域或者方位者,实际上是文学精神的聚集地、凝固剂。”他指出,文学的地域性,文学的本土意识,文学的风习化,既是文学的根基,也是文学生与俱来的气味和印记。文学与地域,文学的地域化,使得文学有了更为鲜活的品相。同时也成就了文学的广度和深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