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甘肃学子海外教汉语传播河西走廊特色文化

2011年10月27日 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肯尼亚一学校的汉语课堂,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邓晓凤和当地学生在中级班基本采用纯汉语教学。

中新网兰州10月27日电 (余升华)敦煌飞天、铜奔马、古长城……这些饱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风物正在海外中小学校里传播。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来自甘肃的教师也带去了自己家乡独到的特色文化。

张晶是中国国家汉办选拔的甘肃第一批赴韩国进行汉语教学的志愿者。出生于甘肃庆阳的她告诉记者,她主要通过图片向学生讲授中国古老文化,以及河西走廊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风物、名胜古迹,尤其是敦煌和古长城。

“韩国釜山教育厅有一个项目是用英语在当地各学校讲中国各地特色文化。”张晶说,“我设想做一些动画或者幻灯片,把敦煌的飞天、嘉峪关的古城墙讲讲,当然也会考虑兰州美食——牛肉拉面,学生们肯定会很喜欢。”

不仅在韩国,肯尼亚的土地上也有讲授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声音”。邓晓凤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赴肯尼亚教学实习已经三个月了,她和远在韩国、中亚的同学一样,在教学中生动地穿插着河西走廊文化。

邓晓凤说,外国学生用的教材是杨寄洲的《一年级教材——汉语教程》。目前,初级班学生依然多用拼音教学,英汉夹杂;中级班学生基本上为纯汉语教学,以逐步加强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邓晓凤还通过制作“文化风物卡片”将印有飞天、铜奔马、古长城、兰州拉面等图片向学生展示。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李利芳介绍说,该校将汉语国际教育办学和地方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课程设置上,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不仅介绍甘肃地方特色文化,还会组织学生往武威、嘉峪关、敦煌等地进行文化考察实践。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负责人杨童军说,前期培训中学校会有意识培养学生国际交流的素养和能力,不仅要求他们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也要有进行跨文化交际、传播的先进方式和方法。

邓晓凤说,在肯尼亚,学生很尊重老师,求知欲望很强,想学汉语的人也逐渐增多。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的食物、功夫、旅游等。

“看到国外学生喜欢汉语和中国文化,我由衷感到高兴。”邓晓凤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这一领域,把中国各地有特色的文化带出去,让世界各国的人都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完)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