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京剧院现代京剧《宋家姐妹》

2011年10月25日 15: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国峰

缘起与选题

2010年7月初,迟小秋给我打来电话,说北京京剧院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新创剧目。她希望我写一部表现宋庆龄的戏。迟小秋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能为她写戏,我当然高兴。但听了她的选题想法,我立刻劝说:宋庆龄身份特殊,不好写。

电话里谈了半天,但迟小秋显然对“宋庆龄”情有独钟。于是放下手头正在写的东西,开始认真翻阅相关史料。

我一直很喜欢看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资料。但过去的阅读并没有确定创作目的,现在则要为写戏而翻书了。连续十几天的阅读、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选取“宋庆龄在1927年”来入戏。

选择的理由

1927年的宋庆龄34岁,迟小秋的年龄和气质与此时的宋庆龄较为贴近;迟小秋唱的是程派,程派的特点是感情深沉、行腔婉转,擅长表现悲苦愁恻的题材,而1927年恰好是宋庆龄一生最艰难、最悲苦也最能体现她的性格与历史价值的时期。

1927年,孙中山逝世刚刚两年,而深受孙中山青睐的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们对此当然有自己堂皇的说辞,但在宋庆龄看来,这无疑是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背叛,无疑是对三民主义的践踏。因此她公开谴责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但是,仿佛命运的恶意捉弄,恰恰在这一年,她的弟弟宋子文从反蒋转为拥蒋,她的大姐宋霭龄更是主动站到了蒋介石一边,而与她感情深厚的小妹宋美龄,竟然就在这一年嫁给了蒋介石。

这一年,对宋庆龄来说,显然太富有戏剧性了。

研讨与定向

当我带着提纲初稿第二次来到北京时,北京京剧院为剧目召开了研讨会。专家们对我的构思提出了很多坦诚的批评和宝贵的建议,对我选择1927年的宋庆龄来入戏的想法,他们一致觉得靠谱。

研讨到最后,翟迎春提议:“你既然写了宋美龄要嫁给蒋介石,而宋庆龄坚决反对,那不如就紧紧围绕这件事来写,从家庭矛盾入手,以小见大,通过她们的姐妹亲情与矛盾来反映那个沧桑巨变的时代,把宏大沉重的政治问题融化在姐妹冲突、母女冲突之中。”

翟迎春的建议,立刻得到了汪遵熹、徐恒进、吴然等专家的一致赞同。他们从审美、历史、戏剧技巧等角度,就此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意见——醍醐灌顶,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艰难的诞生

后来媒体报道说,我写此戏,九改提纲、十易其稿。这话往好了想,那是称赞我认真创作、态度严谨。我比较愚笨,这个没有争议。但费了牛劲,惨遭煎熬,这话确实不夸张。

宋庆龄的形象定位、塑造人物的情节与细节构思、人物之间的戏剧关系、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核心唱段的内容与结构位置、京剧流派的特色、起承转合与高潮的关系、人物上下场的安排……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真是绞尽脑汁。

聊以自慰的是,剧本最终得到了徐恒进、汪遵熹和北京京剧院领导们的认可与赞赏。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张文华称赞我的剧本立意好、材料好、故事好、人物好、语言好,“特别是唱词,内容饱满,文字优美”。

戏里戏外都纠结

戏剧艺术首要的任务便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告诉观众一个简明的政治结论。所以,本剧的核心主题,就是人物的纠结与抉择。

戏核是宋美龄要嫁给蒋介石,而宋庆龄坚决反对蒋宋联姻。有趣的是,当年宋庆龄要嫁给孙中山,全家反对,只有宋美龄支持二姐;如今宋美龄要嫁给蒋介石,全家支持,只有宋庆龄坚决反对。

对宋美龄来说,她爱上了蒋介石,二姐宋庆龄的反对,当然会给她造成巨大的情感困扰;对宋庆龄来说,若支持蒋宋联姻,就等于承认蒋介石发动“4·12”政变是对的,就等于赞成了蒋介石的清党独裁,这当然严重违背了宋庆龄的政治信仰和道德信仰。

迟小秋在全剧中,堪称“形神兼备”地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在第五场里,她更是极为准确细腻地把握了戏剧情境的规定性和人物复杂的心理,她那独特的音质和程派演唱艺术的优势,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出了宋庆龄内心巨大的纠结和痛苦。

其实纠结的不仅是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倪桂珍同样非常纠结。

宋美龄自幼跟二姐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感情深厚。已经29岁的老姑娘,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却偏偏遭到二姐的激烈反对,她的内心又该多么痛苦?爱情和亲情她都不想放弃,于是她也在情感的纠结中挣扎、努力。

剧中的宋子文亦然。他内心不赞同蒋介石,但不得不投靠蒋介石;他欣赏二姐的政治信仰,却不得不劝说二姐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这就是宋子文的纠结。

剧中的宋母倪桂珍也是情感纠结的。历史上,她从最初反对蒋宋联姻,但最后转为赞同,显然也是经历了内心痛苦挣扎的过程。在剧中,她前来武汉逼迫宋庆龄支持小妹的婚姻,先是好言劝说,随即严厉威逼,但是她的核心动机却是疼爱,她不希望任何事情影响一家人的亲情,更不希望宋庆龄因为固执的政治选择而危及人身安全。

两难中的选择,谁不纠结?

但是,不管抉择多么艰难,毕竟大江东去。于是,有了那样的歌词——

人生十字路,何去又何从?有人要往西,有人要往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