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吴元京:天生藏家守“江山”

2011年10月17日 08:33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3岁的吴元京(前排左一)与祖父吴湖帆(后排左一)等合影

  3岁的吴元京(前排左一)与祖父吴湖帆(后排左一)等合影

  吴湖帆在《富春山居图》临作上的题签

  吴湖帆在《富春山居图》临作上的题签

  吴湖帆父亲吴讷士书写的极简联

  吴湖帆父亲吴讷士书写的极简联

吴元京是书画家、收藏大家吴湖帆之孙。他收藏的一件吴湖帆临本《富春山居图》,以眼下的艺术市场,要是放到拍卖行里去,或许能过亿元。吴元京还有祖上留下来的一组扇面,叫做“■斋公书画摺”,作者是吴湖帆的爷爷,几十件扇面,有书有画,书是他最被世人称道的大篆,画则是学戴熙、学唐寅,各种风格形神兼备。

马俊

吴元京偶尔可能会翻一翻几本记录本,那是他爷爷留下来的。本子上记了一些名字,诸如唐寅、祝允明、四王、吴恽之类,或者便是一些书画作品的名称。随手一翻,就不下数百条,有点像账册。但这几本记录本更像是清宫中的《石渠宝笈》,因为吴元京的爷爷不是生意人,而是吴湖帆——不说旷古,也是史上少有的大藏家。

吴湖帆留下来的那些记录本中,有些名录下面写着“已售”,有的干脆则是毛笔一勾。这些本子上所有的书画作品,如果一下子集中起来,足以让大部分顶级博物馆相形逊色。这一切,都曾被包得妥妥帖帖,藏在他的“梅影书屋”中。

想来,那“梅影书屋”中的光景必定有令人窒息的奢侈。吴元京出生的时候,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还在。一个孩子,当他蹒跚学步,耳边就有西周铜鼎的回响;当他初识色彩,抬眼就看见宋画。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胜过一切金丝织就的襁褓和辉煌壮丽的宫殿,实在令人羡慕。但吴元京说当时自己年幼,爷爷也不太强迫他们弟兄学什么字画的鉴赏与创作,所以印象不深。

话是这么说,但吴元京的那一笔字画并不等闲。那是名师调教、家学继承和耳濡目染的综合结果。他的曾祖,也就是吴湖帆的父亲吴讷士写过一副对联,“上下古今廿四史,天人内外六三爻”(见右下),笔画极简。落款也是极简的章,“内士”,通假“讷士”。吴湖帆就在边上写了一副繁联,“窃翻艳袭惊鸾顾,权读灵笺餍蠹馋”。曾祖的原迹还在,祖父的却已经不知所终。吴元京便重新把这一繁一简两副对联写了出来,也藏着。两副对联,就把吴家的四代人串联了起来,隔着一百多年的时空遥相默契。所以吴元京有自觉意识,他要主动追求传统书画艺术,传承爷爷留下的那一脉精神上的香火。研究吴湖帆的收藏和创作,就是吴元京的切入点。

研究“梅影书屋”曾经的藏品,其实已经有一点镜花水月了。比如说当年最著名的一件藏品,眼下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剩山图》。这件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吴家的“前藏品”。这幅残画,本来吴湖帆十分不情愿让出。按照现在主旋律式的叙事,吴湖帆是被时任浙博馆长的沙孟海以民族大义,兼以私人情谊游说成功,才收下5000元,交出《剩山图》。其实不然。吴元京介绍说,为了拿到《剩山图》,沙孟海转了不少圈子托了不少人来说清,爷爷才勉为其难。这是因为《剩山图》有故事。

去台北故宫瞅一眼就能发现,这件残画上有他奶奶的题跋——吾家梅影书屋所藏第一名迹潘静淑记。吴湖帆持有《剩山图》一共18年,当中有15年是对着潘静淑的题跋睹物思人的。这样一件珍贵的藏品,区区5000元,哪入得了一掷千金掷惯了的世家子弟吴湖帆的法眼。

但形势比人强,吴湖帆还是把这件宝贝交出去了。1956年吴湖帆的忍痛割爱,成就了今天《富春山居图》在台北的合璧展出。普通人要去浙江博物馆看《剩山图》挺不容易,要看全卷的《富春山居图》就更加费事了。但吴元京要好一些,家里就有——那也是他最可宝贵的藏品。他从不知道哪个藏宝的房间里拿出一个卷轴,小心翼翼摆在书案上。一边慢慢展开给我们看,一边就在卷起来,让人觉得若不赶紧看,看到心里去,就错过了。

这卷轴正是《富春山居图》,笔墨意境都很高,是吴湖帆临摹黄公望的杰作。其实,早在1934年他就见过《无用师卷》,并有一幅画作的照片。那年在伦敦办了一次“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故宫要带一批文物去参展。开展之前,先把吴湖帆请到北京去掌眼,可见吴湖帆在收藏界的江湖地位。到了北京他也不客气,审查了155件藏品,经他盖“梅影书屋”印章表示可以去展览的只有100件,其中就有《无用师卷》。

一半原作一半照片,《富春山居图》在吴湖帆手里也算是齐全了。他就铺开纸墨,开始临摹。几十年后,他临摹出来的那件作品,便拿在吴元京的手里,半遮半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更难得的是,它比合璧展出的那件原作还要完整齐全。中间烧毁的那一段,吴湖帆给补上了。在他的想象中,那里原本画的是富春江面,用大片留白。近处岸芷汀兰,远处依稀天边。

以眼下的艺术市场,这件吴湖帆版的《富春山居图》要是放到拍卖行里去,保准能过亿。吴元京还有祖上留下来的一组扇面,叫做“■斋公书画摺■”,若放到市场上也了不得。作者是吴湖帆的爷爷,几十件扇面,有书有画,书是他最被世人称道的大篆,画则是学戴熙、学唐寅,各种风格形神兼备。

姑苏吴门,历代为官,诗书继世,家学俨然。除了收藏别人的名作,自己也搞书画创作。现在自家祖上的创作,成了吴元京收藏的主体。别的藏家凭财力和眼力,吴元京自称是“吃现成的”。

吃现成的,总是让不少人羡慕。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没得选择,天生就是藏家。对于吴元京来说,责任大于乐趣。他此生并非以收藏为乐,更没有以收藏为业。他从不曾买过别人的字画,早几年倒是卖过几张吴湖帆的作品。他解释说,他也是为了抬一下爷爷的市场价格。

“文革”时期吴湖帆被抄家后,有一笔钱被用来买断这些藏品,16.5万元。其中唐伯虎的画折价300元,清代画作40-80元,犀角杯算6分钱一个,玉玺单价1角5分。单价越是低到令人匪夷所思,藏品规模越是显得庞大。这样的收藏,今天任何藏家都是无法企及的。

历代看来,任何藏家都是穷尽一生之力,汇得一室琳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