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首富豪宅终成文保单位
屋顶雕花非常精美。
藏身在小巷中的潘家大院。
昔日繁华大院如今破败不堪。
即将掀开盖头展开保护修缮
清代“世界首富”的大宅是什么模样,市民有望在不久之后入内参观。藏在海珠区南华西街巷陌高墙内的潘家大院,经文保专家呼吁多年终成文保单位,即将掀开盖头展开保护修缮。记者昨日获悉,不久前潘家大院(正式名称是“潘氏家庙”)已经被正式公布为海珠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修缮方案已经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在海珠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潘家大院的保护也首次列入今后5年的工作报告中,与大元帅府、十香园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利用“齐头并进”。
文/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丘珮
图/记者邱伟荣
大院面积缩水过半
历史上广州十三行商人,曾与两淮盐商、山西晋商一起,被称为清代中国三大商人集团,曾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潘氏和伍氏被认为是当中最显赫的两个家族。据一位当时在华经商的法国商人发回巴黎的《法国杂志》的报道:“潘家一家的财产比起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这是当时有史料记载的“世界首富”。
而潘氏家族和伍氏家族都不约而同将家安在与十三行一江之隔的“河南”南华西一带,建别墅豪宅。范围包括现在的南华西街东部、龙凤街南部乃至海幢街的西部,潘家祠道、伍家祠道等地名就是见证。不过,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历史建筑,就只剩下位于龙武里社区龙庆北的潘家大院。
记者近日再次探访平日大门关闭、藏在高墙内的潘家大院。尽管100多年里经过历次破坏,潘家大院的面积已经“缩水”了大半,但仅剩下来的东片部分仍然是大得惊人。记者粗略估算,周长就有150多米,现存的古建筑约1800平方米。
由于工厂和民居在老宅的基础上加建了一间间的房子,使得现在的潘家大院内就像一个迷宫。“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后来加建的建筑,并没有破坏大宅的主要结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历经近200年沧桑
昔日广州人是用“镬底都镶金”形容这间大宅的奢华程度。如今,空空如也的大宅里显然难以找到这样的印记,但从建造工艺和物料就可以看出:大宅的中空高度有八九米,屋梁楣梁上还保留着较完好的大型木雕和楣雕,精致程度令人惊叹;一人合抱粗的红木柱经过近200年的岁月,至今也未被虫蛀。大宅天井里的麻石条,长六七米,没有进行切割,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难度和考究。
满洲窗、百叶窗,在潘家大院内可以看到中西建筑元素。广州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分析,以清代西关大屋格局为主的潘家大院掺杂了不少融会西方元素的“十三行特色”。在部分窗户上安装的木制百叶窗和西式吊顶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将成海珠文化名片
日前,海珠区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潘家大院以“潘氏家庙”的名称名列其中。这也是众多文保专家呼吁多年的结果。海珠区文广新局文博中心主任张晓东介绍,目前市、区两级文保部门已经联合制定了潘家大院具体的保护规划方案,内容涉及对老宅建筑主体进行保护修缮,该方案已提交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审批。
在不久前举行的海珠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潘家大院的保护也首次列入今后5年的工作报告中,与大元帅府、十香园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利用“齐头并进”,作为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建筑群,将成为海珠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