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的激荡心路
《王式廓评传》
闻立鹏编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版
改造二流子(版画) 17厘米×26厘米 1943年 王式廓
“《改造二流子》一画,其主题集中、人物表情明显、章法极紧凑、作风尤老练,所谓‘轻快’‘沉着’兼而有之,诚近代艺术中一杰作。”——徐悲鸿
鲍 加
《王式廓评传》从广阔的角度展现当代一位知识分子的辉煌艺术成就以及他跌宕起伏、痛楚辛酸的坎坷命运,是一首史诗般的悲歌。那天,我看到“巨星的殒落”一章时,噙着盈眶的泪水,不禁掩卷叹息,立即给立鹏兄写了一封长信:“这些年当代记录文学家、艺术家的传记、评传我看了不少,它们都以翔实的史料、动人而细腻的记述感人肺腑、引人注目。但像您并不满足于将耗费多年时间掌握的丰富史料写一本传记,而选择了难度很大的‘评传’形式,以真挚的师生情谊和对世俗嫉恶如仇的愤懑,用酣畅的文笔揭示历次政治运动对人性的无情摧残、碾磨,理性地剖析其深层成因,显得格外珍贵。也可能我们都是王式廓老师的学生,都和他近距离共处过,出于同一种因缘和情结,《王式廓评传》让我再一次触动久痹的神经去审视那些荒诞岁月的经历,令我心悸而痛苦,也为我曾短暂地受到他无私的教益而深感欣慰。”
我与王式廓老师相处时间并不多,1963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第二年正值《王式廓评传》中记述的“社教——文化大革命前奏”,美院“社教”轰轰烈烈开展,王府井校尉营的院部贴满了大字报。早已停课闹革命的中央美院正经历着一场浩劫。我是进修生,院党委调我配合王式廓老师在全院搜集“有问题和不良倾向”的作品,并办一次“黑画展”。在当时受左倾思想影响下,筹办过程既考验我们对党的“忠诚”,也检验着我们自身的良知。我每天与王式廓老师在U字楼的办公室内,面对各系交上来的所谓黑画感到棘手而困惑,更多的时间我俩相对无言。他看到罗工柳教授的《浪遏飞舟》油画小稿说:“这还是张色彩小稿啊!说把毛主席画得太小了,放大不就好了嘛!”对袁运生的《故乡的记忆》,他说:“反右时不是早批过了吗?还展它干什么!”对于一些学生的不成熟的肖像习作,他说:“不能说丑化工农兵了,一展出让人家还怎么活!”当然,当时我们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还是选了一些画当做“黑画”展览了。有一天美院党委书记陈沛同志被“勒令”去看画展。王式廓老师对我说:“你带两个油画系同学去一下,可能会有过激行动。你们要劝阻!”果不出所料,陈沛书记在展厅内被围攻、推搡,还挨了几拳头。我们尽力维护他,他出了展厅哭了,对我说:“多谢你们了!”
1965年我进修快结束时,在董希文老师指导下画了《在共青团九大》的油画,王式廓老师专门到教室看了这幅画,并告诉我:“中国革命博物馆要组织革命历史画创作,调了一批画家,你结束进修后就来报到吧!”这样我进了他所领导的革命历史画创作组。创作组由王式廓、王德威分别担任党政领导,我与从全国和中央美院调来的闻立鹏、金山石、潘世勋、尹戎生、李泽浩、唐小禾等10多位油画家,集中在北京前门打磨厂财政部招待所内。王式廓当时身体不好,但每天坚持和我们步行到革命博物馆上班。1965年冬天他还与我们一道冒着风雪严寒去河南兰考县焦裕禄家乡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成功地在革博办了“党的好儿子——焦裕禄”展览。这次展览可以说是我们创作组为革博做出的唯一的贡献。我们这个创作组生不逢时,从成立到解散一直强调毛泽东思想挂帅,强调艺术必须集体创作,一幅画“拉郎配”式务必两人以上合作,这种不符合艺术规律的强制行为,加上当时政治环境所致,王式廓老师和我们都为一年时间未能画出一幅作品(大多是素描稿)而叹息,这也成了他一生中的一大遗憾。另外的遗憾是他的《血衣》一直未画成油画和他正遵照中宣部指示筹建的“中国油画院”的流产。时任文化部部长周扬早有成立中国油画院的想法,1961年在革博组织革命历史画时,曾在我们创作组公开表示:“中国这么个大国,只有一个中国国画院,为什么不能办中国油画院和中国雕塑院呢?”王式廓与王德威设想在这次创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油画院。有一天他告诉我,曾与王德威去看了院址,暂时选在天安门后中央警备团所居的平房附近。这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也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化成泡影。
我在创作组得到王式廓老师不少指导和鼓励。1965年秋,创作组成员遵照他的安排分赴各地深入生活,我被安排到湖南株洲机车制造厂为创作《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搜集素材。王式廓老师着手画《毛主席在陕北》。一个多月时间我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画了一些工人肖像。回京后老师看了大家的画很高兴,还和我单独交谈说:“你画的工人形象很好,很扎实。画工人农民形象不要刻意去美化他们,因为他们质朴的气质和纯真的形象本来就非常美,画出他们的气质就够了,往往美化是将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他人,反而扭曲了他们本身的特征,我最反对把他们类型化……”王式廓老师大量肖像画素描不仅形似,而且将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都画得引人入胜。老师的一本《血衣》的素描集,上世纪60年代我在学画过程中就顶礼膜拜,一直视为人物素描的巅峰,以后临过多遍,至今仍保存在身边。
1966年5月,我连接两封电报,催我返回安徽参加“文革”运动。当时北京很乱,开始对“走资派”游街、抄家、批斗。王式廓老师知道我在安徽担任过美协秘书长,担心我回来后的遭遇,临行前他还叫金山石和尹戎生送我到北京站。他说:“要经得起考验,要挺得住啊,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再来啊!”谁知这次离别竟成永别!
1973年王式廓老师逝世,倒在画架前才62岁啊!那么高大魁伟的、步履铿锵的山东大汉竟然走了!我向师母吴咸表示哀悼,吴咸老师寄来两张王老师的遗照,她在其中一幅后面写着:“这是式廓在安阳晨曦中作画也是他最后一张照片。”这两张珍贵的照片我珍藏至今。
王式廓一生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几代人,他的艺术道路对我们的成长有深刻影响,我们真难以想象这位从延安走出来的热血青年,对党赤胆忠心、对毛泽东那么虔诚挚爱的老一辈艺术家却经历过那么多风雨坎坷和酸楚岁月。《王式廓评传》中“炼狱的熬煎”“善与恶的较量”等篇章,叙述了王式廓老师和我所敬仰的老师吴作人、董希文、罗工柳的共同遭遇,真令人不忍卒目。
今年7月,我参加王式廓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在展厅内,面对他数百件具有雄浑独特的时代旋律和极具敦朴风格和个性的作品,我被震撼了。他完全可以堪称一代大师、一代巨匠、一位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大艺术家!
闻立鹏在“雨后放晴之夜的沉思”一章,理性概括了一个特定时代艺术家的激荡心路和沧桑命运,动情地呼唤珍惜前辈足迹中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以民族不幸换来的血泪教训。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