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海飞:作家转行当编剧

2011年09月11日 14:08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黄咏梅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海飞创作剧

  海飞创作剧

海飞 70后知名编剧。代表作品有《旗袍》、《大西南剿匪记》、《旗袍,旗袍》、《从将军到士兵》等电视剧多部。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小说《向延安》、《像老子一样生活》等多部,获各类文学奖项若干。

□羊城晚报记者 黄咏梅

编者按:

从邹静之、刘恒、朱苏进等作家在若干年前进入影视圈成为著名编剧,到石康、六六、匪我思存、流潋紫、海飞等年轻作家进入编剧行列,越来越多的作家与影视结缘。无数次被要求改稿、推翻重写、拿不到相应稿费、编剧署名突然被增加或者被改掉等等事件,这是作家转行编剧所时常遇到的尴尬。一贯强调写作是一件自我的孤独行为的作家,应对制片人、投资人、导演等一个庞大的合作团队,经常会被搞得焦头烂额,但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编剧行列。是因为对纯文学失望,还是被高酬劳所诱惑?新锐编剧海飞以自身体会谈到作家与编剧两种身份所带来的感受———爱恨交加。

1“李云龙式”PK“楚云飞式”

羊城晚报:随着国产电视剧的繁荣,编剧的地位也受到了重视。就你所知的中国编剧现状是怎么样的?

海飞:就我了解,中国编剧队伍的构成大致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在相关的影视学校培育出来的编剧,这些编剧接受了系统教育,但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我接触过一些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们对剧本的操作方式完全和编剧的创作模式不一样。中国编剧的作战方式是“李云龙式”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靠长期实战中积累经验的。而学校培养的编剧,在前期差不多就是“楚云飞式”的,理论大于实践。二是在以前的剧团、文工团、电影厂里任专职编剧的。三是自学成材,本来是从事各项职业的,慢慢因为兴趣而成了编剧。四是由作家转行,进入编剧行业的。中国的编剧普遍比较辛苦,正由单兵作战的方式向团队合作型编剧队伍方向发展。不过我认为在未来五年中,编剧的地位一定会不断提升。因为越来越多的购片单位和制作机构,都意识到剧本对整个剧集的重要性。众多的影视公司都清醒地认识到,影视行业接下来的竞争会是剧本的竞争。

羊城晚报:编剧的薪酬纠纷向来都是一个业内人所共知的问题,拒付、拖欠等十分严重。站在编剧的立场,谈一下你的看法?

海飞:确实存在一些影视公司恶意欠薪,找理由称剧本不合格,找一个枪手修改最后一稿,然后赖掉最后一笔稿费。这笔稿费的额度应该不菲,而且打官司无门,编剧疲于奔命,再说也没有特别强的维权机构,让编剧叫苦无门,自认倒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许多编剧的剧本质量糟糕,令制片人不得不拒付稿酬。我有一位制片人朋友,连请三名编剧,都出了废稿,但是首付是不退的。也就是说他数十万元钱打了水漂,买了三个不能用的“次品”,而且不能退货。许多制片方确实会十分谨慎地付款。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拒付定金,因为拒付定金意味着不可能看到编剧给出的哪怕一个字。

2作家变身为编剧的尴尬

羊城晚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转行当编剧,他们的状况如何?

海飞:在与影视结缘的作家队伍中,人气旺的邹静之、朱苏进、刘恒、北村等不提,其他的基本可以分为几类。一类作家顺利进入剧本创作,如张继、宋方金、衣向东等;一类作家只卖影视版权,如龙一、石钟山、艾伟、畀愚等。作家转型影视文学创作,其中一个动因是剧本稿费具有诱惑力,一个剧本可以是一部小说的数十倍稿酬。但当作家们进入实战,突然跳出了惯常的文学思维,会因为面对影视公司或制作机构对稿件的极度不认同而手足无措。即便是在文学界有名望的作家,在影视公司和电视台面前,你只是一名编剧。身份的变异,以及无数次提出修改意见让你改稿,甚至让你推翻重写,包括拿不到相应稿费,编剧署名突然被增加或者被改掉等等事件,会把这些作家搞得焦头烂额。而影视创作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几乎整年的时间都会耗在一个剧本上。更有一些作家,自己找选题去写剧本,由于对市场的把握不准确,导致成稿后没有公司接棒,最终成为废稿。

羊城晚报:作家进入编剧行列,一直被认为“降低了身份”,是这样的吗?

海飞:外界一贯认为作家当编剧是向影视创作投降,向市场经济投降。美国小说家福克纳曾经给好莱坞写过剧本,但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剧本创作,认为这只是谋生一种手段而已。有那么一批作家,他从涉足影视行业以后,抱定不回头的姿态。这里面有两种情绪在里面,一种是对文学的失望,另一种是写剧本特别顺手,从此走上了差不多可以算成是“不归路”的影视之路。

我个人认为,影视创作必然会对文学创作有所损害。因为小说完全是由作者自己来控制,需要怎么样的表达就怎么去表达,小说家要通过的是编辑这一关,而编剧要通过的是制片人、投资人、导演及许多文学策划等众人的好几关,一个作品出来几乎成了集体创作。但是反过来说,剧本创作并不是对小说创作没有一丝益处。以严歌苓为例,她与影视制作机构大约是两种类型的合作模式,一是卖掉小说的影视改编剧,二是操刀剧本。她是一个对文字有苛刻要求的人,并且时时对自己影响文学创作的剧本创作保持着高度警惕。她文字中超强的画面感,让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部部电影。当打开她的长篇小说《寄居者》的时候,我就把它当成是一部电影来读了。

羊城晚报:许多作家依旧对编剧这个行当很看不起。为什么会这样?

海飞:作家看不起编剧的原因是剧本的文学性不强,这如同美声唱法的歌唱家看不起流行歌曲的歌手。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编剧从来不想要作家看得起,流行歌手也不需要美声歌唱家看得起。我右手写剧本,左手有幸还在操练小说,站在中间的立场,我认为中国小说近二十年没有进步,而中国电视剧这二十年的进步不是一般意义的大。除却科技带来的拍摄技术进步以外,编剧们在人物形象塑造、谋篇布局、人物关系架构上都有长足进步。比方说,中国电视剧完全打败了曾经风行的港台剧。我的一位只看外国小说、从来不屑看中国小说的朋友却对电视剧《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十分迷恋。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很多小说在影视力的助推下,有了不俗的销量与口碑。比如当年余华的小说《活着》,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后,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记住了,还有苏童的《妻妾成群》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尤凤伟的《鬼子来了》也被姜文改编……当然,这和中国文学创作现状也有关系,不管有好作品,即便是那些获奖的作品,我们能看过或记得的实在有限。如果不以评论家和编辑的角度去刻意阅读,即便是口碑最好的小说,读者量也极少。这不是悲哀,这是现状。让影视助推文学作品,何乐而不为?

3作家能让影视剧变得越来越好看

羊城晚报:你认为作家转型成为剧作家有什么优势?

海飞:作家转型编剧,有许多其他类型编剧很难替代的优势。一是作家可以改编自己曾经创作过的小说,这些小说因为几经修改并发表,是活的,改编起来特别的灵动与生活。纯文学小说已经成为影视编剧最好的素材,《中篇小说选刊》有统计,如《红高粱》、《暗算》、《蜗居》、《潜伏》等等优秀影视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改编于小说。二是作家转型的编剧,往往更注重细节,特别喜欢用细节来衬托气氛,用道具来串联剧情。三是小说家有一种特别好的艺术感觉,在国外有一种称谓叫作家电影,也就是作家当导演拍摄的电影。在中国也有,比如朱文、马原、刘毅然、潘军等作家。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编剧,首先应该是一个好导演。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编剧总是先让人物形象在脑中活起来的人。总的来说,作家是编剧队伍最新鲜的血液。

羊城晚报:你既写小说,也写剧本。两者如何平衡?

海飞:我觉得不管创作何种体裁,都是在创作。影视剧本其实也是影视文学,是文学的一个体裁,想要创作好并不容易。我曾经有过连续写了两年却无法入门而退出剧本创作的经历,也曾经对一个剧本的逐句改动而击垮了一位沾沾自喜的小说家转型编剧的信心。当我告诉这位小说家,他自以为一个很好的影视故事,其实可以如何编的时候;他自以为绝妙的台词,其实可以换一种更好的说法的时候,他瞠目结舌。“文学被嫁接进影视剧,让影视剧越来越好看。”《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曾经说,《武林外传》、《血色浪漫》的成功,都有文学向电视剧渗透的功劳,风格化的语句,甚至画面的氛围,都有小说的影子。所以说,文学与影视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着一路前行的。

4“剧本荒”造成“翻拍热”

羊城晚报:国产电视剧一直有“跟风”的习惯,一部《还珠格格》掀起了“古装热”,《牵手》就掀起了“伦理剧热”,《暗算》就掀起了“谍战热”,今天,《亮剑》后又兴起了“红色经典热”。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海飞: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但任何事物的流行必然有理由,就是你拿什么吸引观众的眼球。比方说,“谍战热”是因为“涉案剧”退出黄金时间,它其实是“涉案剧”的一个变种,而且悬念丛生,当然能够吸引观众视线。所以无论是古装热还是红色经典热,其实是一种优秀的电视剧热。如果是同一题材扎堆,就形成了所谓的类型剧热。当然,跟风对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危险系数很高。如同第一个人过了桥,第二个人也想过桥时洪水来临了。

羊城晚报:近来翻拍“红色经典”很热,什么原因?

海飞:为什么要翻拍有两个原因,一是翻拍的经典剧有潜在的收视人群,他们是原剧的爱好者,必然会关注新的翻拍剧。所以制作公司在做这样的选题时,首先就保证了有大批观众,电视台也会买剧。另一个原因是,成熟的编剧少,导致剧本荒,同样也导致成熟编剧们加快生产量,使剧本质量低下。所以一些公司会把选题的方向选择为翻拍。

羊城晚报:实际上,在过去,观众对革命题材的影视都不太感兴趣,最近观众对翻拍的“红色经典”却变得喜欢看了,你认为它吸引观众的因素有哪些?

海飞:以前的革命影片是因为拍得太正统,你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革命者不是浓眉大眼的,但现在可以了,如《狼毒花》中的常发,一身匪气成长为一名革命者,《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流里流气,这样的老少观众都爱看,因为吸引人。我觉得观众的心其实很简单的,他们只要情节和人物,至于革命不革命,倒不那么关心。比方说,你写苦情戏,你就揪牢他的心,使他洗碗的时候都盯着看,看完之后,他的感叹也十分简单:呀,这个人真苦命啊……如果《亮剑》是红色经典代表的话,那么我觉得吸引观众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物个性十分鲜明。像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形象,我行我素,又雷厉风行,敢作敢当,且作战骁勇,特别是错误不断,这样的正面男一号形象在以往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是不允许存在的。他契合了观众心态,让人找到了看剧时的快感。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剧集从小的切入面,结合历史事件的故事架构,让红色战争题材剧集成为观众所喜欢的剧目。

但“红色经典”目前也陷入了一个困境,当“李云龙”、“石光荣”成为红色剧中男主角的模板时,跟风而上的红色剧集就缺少了新鲜感。最近有一个电视剧叫《永不磨灭的番号》,男主角形象据说是军人版“韦小宝”。韦小宝当然是一个好看的角色,所以形象可以新,故事会好看。当然,翻拍红色经典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那就是———审片不过,翻拍过火,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人物的正面形象,审片就会通不过,所以制片公司为了把握尺度,这些电视剧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尾巴。

黄咏梅

标签:海飞 编剧 作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