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瑞琳谈“理想国年度沙龙2011”:今年更像节日

2011年09月08日 1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新网9月8日电 “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2011”将于中秋节期间拉开帷幕。主办方广西师大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表示,“今年的沙龙,更像一个节日”。

问:去年的第一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有哪些值得回味和分享的记忆?

刘瑞琳:一回想,各种细节纷至沓来,兴奋与遗憾,好似还在心尖,一时难以尽述。最根本的,或许还是一种创造的感动。沙龙还未结束,就有嘉宾在筹划下一届的主题,争论是一年一届、两年一届还是四年一届。有的嘉宾说:仿佛又回到了激情洋溢的八十年代。还有来自台湾的嘉宾说:这样的事情,台湾曾经有过,今天不可能再有。听到这些,我们真的很感动:在我们眼下不容乐观的文化氛围里,居然可以聚集这样一批有理想的文化人,打造这样一个纯粹属于文化和思想的节日,而且,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活动结束后,各方反响超过我们预料,很多我们没想到的媒体都在短时间内做了几个版的报道,如东莞时报,新疆晨报,香港信报等等。后来也才知道,有很多年轻人专程从太原、重庆、杭州等地来到北京参与这次沙龙,他们这样真诚热情,而我们究竟给他们奉献了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感动之余也不免忐忑。只能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问:今年的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在形式、主题和读者参与角度,与去年比有什么不同?

刘瑞琳:(1)先说主题:去年的主题“想象另一种可能”,是对为什么要举办理想国文化沙龙的一种阐释,相当于一个序曲,定下一个基调。今年的主题则更为鲜明并且贯穿始终——“打开”。这个主题通过三场论坛作有层次的展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与历史的关系;我们与自我的关系。其余的沙龙和演讲则是对这个主题的补充。

(2)其次是形式:去年的基本形式为“主题论坛”+“沙龙”,今年则加上了“演讲”,例如“创意空间”的六场讲座。我们期待这些主题明确的演讲能够提升整个沙龙的文化价值。此外,去年的“沙龙”基本是两位嘉宾对谈,再加一个主持人穿针引线,今年则强化了主持人对话题的把握,而且主持人本身也是分量很重的嘉宾,形式上更像“锵锵三人行”。还有,今年增加了民谣演出,让这个沙龙更生动丰富,更像一个节日。

(3)读者参与:有了去年的基础,预计今年参与的读者会更多,他们也会有更多期待。希望今年来参加的读者的阶层更丰富,范围更广泛。我们会通过对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程序的安排,演出的插入,力图让读者在轻松自在的感觉中有厚重的收获。

(4)传播形式:去年虽然有大量媒体报道,也有很多网络视频传播,但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够,留下很多遗憾。今年会动用专业拍摄公司全程记录活动过程,也会拍出一个专题片,这样会更有利于长久广泛传播,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问:今年的主题是“打开”,为什么会选这个主题?

刘瑞琳:其实这个主题,是在一次饭桌上,当时有梁文道、许知远、熊培云、刘瑜、张铁志和我们几位同事,大家一起聊聊出来的。起初叫“开放”,后来改成了更富动感的“打开”。至于为什么会选这个主题,自有它的针对性和旨趣,不过,这要等沙龙结束后才能完整呈现出来。

问:对未来的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有什么期待?

刘瑞琳:当然是希望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但什么是更好,怎么才能说是更好,这个标准我们也还在摸索中。目前我想到的是,这个更好,不是指规模意义上的,比如今年活动比去年更多,形式更多样,嘉宾更大牌或者说观众数量更多……不能这样去比较。而是要看活动本身的理念、特点、风格是不是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它提供的东西是不是更扎实、更精彩,它产生的影响是不是更深入、更持久。我们还需要一步一步去摸索。也欢迎所有的朋友向我们提供建议和批评。

标签:刘瑞琳 沙龙 理想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