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青蓝相承 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联展开幕

2011年08月22日 11:45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8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由技入道 青蓝相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联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青年雕塑家们数年来探索和创新之作,鲍海宁、张伟等21位青年艺术家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看点一:青年雕塑家各显身手

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青年雕塑家们数年来探索和创新之作,鲍海宁、张伟、李烜峰、郅敏、李继飞、孙龙本、张崴、屈峰、刘松、李一夫、陈健、任艳明、陈钢、魏二强、王伟、张松涛、耿延民、邓柯、李遂、马文甲、景晓雷等21位青年艺术家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为了给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很多艺术家们亲赴西藏、景德镇采风,甚至带病创作。这次展出的作品在题材上各有侧重,既有传统历史题材,也有当代现实题材,青年艺术家们通过使用包括写实、写意、古典主义、理性表达等创作手法,探索出“和而不同”的艺术道路。正如中国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所指出的:“这次展览相对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当代雕塑界具有代表性的青年雕塑家创作的成果。这是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基础,是人文日新的标志。”

看点二:不同材料同展中国文化

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青年雕塑家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对材料的拓展。他们将不同的物质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性展示了出来,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和物质观,具有高度的学术性。有的运用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陶器材料作为艺术思想的载体,展示了“敬畏天道、敬仰自然”的艺术精神;有的在金属铸造方面有独到探索,不断体会蕴含在物质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有的木雕艺术朴拙有趣,用传统的方式挖掘内心体验;有的则在综合材料运用领域颇有心得,拓展了当代雕塑的表现力。

201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成立了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旨在发挥广大青年雕塑家的积极作用,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为雕塑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生力量。这次所展示的优秀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雕塑事业的“青蓝相承”,体现了雕塑艺术的心手合一,在继承技艺的同时将艺术理想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最终达到“由技入道”的崇高境地。(郝思斯)

标签:雕塑家 蓝相承 张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