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杨晓阳
2005年12月31日 15:06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汉语里,“极”为顶点、顶尖之意,常被用作“极点、极度、极品”等等;“致”则为一种意态、状况,是细密,精细之意,常被用作“别致、精致、雅致”等等。中国最年轻的美院院长——杨晓阳具备了这一切,更增添了十分的大度,魄力和艺术才华,于是,我称之为“极致杨晓阳”。

没有见到杨晓阳之前,我先见到的是他的作品。那还是1997年9月,我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在许许多多的绘画作品中,我独对古代战争厅中杨晓阳的那幅《黄巢进长安》印象颇深。

初次见到杨晓阳是一年多以前,与两位同事相约一同采访他。虽然,此前并不认识他,但当看到一群人向我们走来时,我便认定其中一位风度与众不同的人就是他,使我惊异的是,他很年轻,精力显得极为旺盛。在教育宾馆的大厅里,我们三人围坐在杨晓阳周围,听他侃侃而谈,我们不断提问,他自如地回答。我极喜欢听他说话,话音很沉缓,很有磁性,充满了成熟男人的魅力,他思维的敏捷、思路的清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我一有机会见到他的作品就仔细观看,从中寻找他创作时的情感源泉,寻找他绘画的“极致”,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博物馆看过他64米长的《丝绸之路》,在西北饭店看过他的《阿房宫赋》,在看过《愚公家族》、《高风图》、《终南竞秀》、《黄河的歌》、《阳光下》、《波斯迎亲》等许许多多绘画作品之后,我惊异于他的作品之多,惊异于他驾驭大场面的能力。他的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的重大社会与文化题材,交响乐般气势恢宏的叙事方式,全景式的构图,史诗般的浪漫,推崇交流而非对抗的文明史观,渐渐地使我为之感动。

后来我又有机会结识了杨晓阳身边的人,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家学中西画的潜移默化和自幼喜爱文史,使杨晓阳一贯偏爱中国古代题材,并对西画怀有浓厚兴趣,求学时期,他画的就是中西结合式的素描。杨晓阳出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几乎看遍了西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名作,于是在他的作品中,从绘画主题到形式,都表现出中西结合的印记。而今天,在杨晓阳的心目中,“中西结合”已经是一种需要告别的时代样式,他要在艺术上不断创新,打破“极致”,创造“极致”,此种勇气,此种境界,不是常人所能拥有的。

杨晓阳不但是一位艺术家,更是新一代的美术教育家。对于美术教育,杨晓阳所提出的“大美院”、“大美术”观念,欲将西安美院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设想等等,无不体现出他的远大志向和开阔的视野。上任以来,他创办了巴黎艺术城的“西安美院画室”、西安美院深圳分院、青岛分院,策划指挥了西安美院第一次走向全国、行程7万公里的“华夏纵横”活动。西安美院在杨晓阳的领导下声誉鹊起,取得的一系列艺术成就为人所交口称赞。

杨晓阳懂得如何调整生活化的生活情境,使创作状态变得专注一些。他尽量让生活中所有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一碗红烧肉、随便来点主食是他最喜欢的饮食,三五分钟吃完,好去工作;穿衣简单,休闲、随意,从不刻意着装。枕边那本《老子》,近十年来他一有机会便去翻阅,相信终有一天他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的。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极致”?!

杨晓阳,1958年12月生,1979年9月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1983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本院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国画系副主任、主任;全国青联委员;1993年10月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同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三五人才;1994年任西安美院副院长;1997年被评为教授;同年七月任西安美院院长至今。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被评为陕西教育界十大新闻人物。2000年获得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授予的“世界杰出人物”称号,及文化部人才中心授予的“世界和平奖”金奖。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