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袜板
不久前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上,展品中有当年警卫员为周恩来总理补袜子用的一个补袜板儿。这个补袜板儿经历了战争年代,从西柏坡带到了北京中南海,一直用到周总理逝世,参观者无不对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作风充满了敬意。而年轻人没有见过这种补袜板儿,感到新鲜和好奇。
补袜板儿的构造像一个木制的鞋型,底板如鞋底样,底板上面,前有月牙形木包头,后有半月形木高跟,之间用一根木条相连。把要补的袜子套在补袜板儿上,穿针引线非常方便,能使袜子补得平展舒适。在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中,就曾出土了两双用绢缝制的夹袜子。可见,中国袜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补袜板儿的历史肯定也很悠久了。
古时称袜子为“足衣”、“足袋”,都是以棉布或绢缝制。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劳动人民大多还是穿棉布缝制的袜子。人们把棉线织的袜子叫“洋袜子”。棉线袜子透气性好,穿着舒服,但是不耐磨,没有棉布袜子结实,而且价格不菲,一双棉线袜子价格1元钱左右,一般人穿不起。
对许多家庭妇女来说,缝制布袜子和补袜子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针线活,而是用来表达感情色彩和显露“女红”手艺高低的机会。特别是在北方农村,不管生人熟客,都是脱鞋上炕盘腿而坐,袜子自然就暴露无遗,从袜子上可以看到女主人持家的本领及“女红”手艺如何。所以,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把一双袜子缝补得像工艺品一样精致,又结实又美观,往往就能受到人们的称赞。
又见补袜板儿,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不由回忆起那曾经补袜子的岁月。1958年,我14岁进工厂当学徒工,就住在集体宿舍里,一住十多年。集体宿舍是清一色的光棍汉,大多数人都没动过针线活。袜子破了就破着穿,露着大窟窿小眼睛。家近的人,就等休息日带回家去补。还有人“发明”了用橡皮膏黏破洞,深色袜子上黏着一块块白橡皮膏,实为奇观。总这样对付也不是长法儿,我就买了一个补袜板儿,自己学着补袜子。开始笨手笨脚的比操作机床还费劲。后来,熟能生巧,补袜子的技术大有提高。我这个补袜板儿,常常被别人借用,基本上成为集体宿舍的公产。有了补袜板儿,很多工友也慢慢学会了补袜子。
从上世纪70年代后,尼龙袜子渐渐兴起,取代了棉线袜子。尼龙袜子虽然价格较贵,而且透气性、吸湿性差,但因其结实耐用、弹性好、花色品种多、久穿不破而免除了补袜子之累,所以还是颇受大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琳琅满目的各种袜子已经成为普通的大众消费品,补袜子已成为岁月的记忆。补袜板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收藏品。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