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舫与嘉宾韩经太。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韩经太今日做客人民网,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舫和网友共话“中国文化的现代阐释”,这也拉开了人民网文化频道“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系列访谈的帷幕。该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文化的语言意蕴”等谈将在春节后陆续展开,敬请网友关注。=》收看视频访谈
访谈简介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系列访谈第一期主题:中国文化的现代阐释
时间:2009年1月22日上午10时——11时;
主持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舫
嘉宾: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以下为文字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经太老师,也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主任。韩老师欢迎您。
韩经太:我很高兴来到这个地方。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人民网。
主持人:我们想知道关于你们基地的批准、认证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韩经太:我们这个基地大概从筹备到前期准备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最初的一个宗旨就是希望我们尽管是一个部属院校,但是地儿在北京,所以我们愿意服务北京,所以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主要是当时把住一个关键词,就是在北京市党代会上提出建设首善之区,首先要研究首善文化,这个文化的内涵,它的传播和实践是我们首期关注的课题,我们准备一系列的高层论坛,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包括首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这样的题目。
经过将近两年的筹备以后,产出一批前期成果,受到了北京市社会规划办和市教委的关注,经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教委领导考察,最后发现我们的硬软件条件都不错,而且我们前期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所以在2008年10月左右,就正式批准了。大概是年底12月份时,正式挂牌就成立了。
主持人:挂牌的时候还去了谁?
韩经太:市教委规划办的领导以及我们基地的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会部分在京的专家,他们都到场了。
主持人:既然这个基地是国际文化研究基地,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国际文化,你们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和北京文化传播有什么样的作用?
韩经太:我们这个基地名称有“首都”和“国际文化”组成,第一个“首都”因为地出首都,第二我们这个基地要服务首都。还有一个首善之区的基地,我们要发挥引领示范、全国甚至全球的作用。国际文化这个概念,第一个内涵是指跨文化,我们叫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或者外国文化,第一个我们研究是跨越中国和外国带有比较性的文化。第二国际文化的概念,与我们学校的性质有关。北京语言大学是现在国内留学生人数规模最多的一个学校,每年大概到我们学校就读的留学生有11000人次,同时在校是6000多人,这个规模大概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这样的校园进行研究,本身带有国际文化色彩,这是第二个含义。第三个含义,我们自从十七大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样一个国家战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现代当下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怎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向世界,和谐发展的问题。所以这是国际文化的第三个概念,我们给予这样几个思考,最后命名也是反复论证,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主持人:北京市这样类似的基地有多少家?
韩经太:现有这样的基地,把这次批准的人大和我们加进去可能有二十七八个基地。每个基地研究的方向不同。我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他们叫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他们的那个核心关键词是“文化发展”包括文化产业,还有现在说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因为北师大有一个大而全的概念,因为是文化发展,所以方方面面都有,这是它的特点。还有在人大,这次他的基地之前成立了一个“奥运北京”,奥运会之后,现在新成立这样一个主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实际上是“后奥运时代”,所以这个定位还是比较和自己的学校积累有关。和他们别的学校相比,我们基于学校本身的特点,因为我们这个学校是在中国大外宣时,它是一个窗口之一,但是它是一个前沿的窗口,站的比较靠前,我们基于我们自己的特色,然后给我们学校的基地定位跨文化这样的研究的方向上。
主持人:现在专家委员会有多少人?包括各个方面的专家。
韩经太:我们的学术委员会人员都比较有层次,我们的学术顾问,首先聘请了大家很著名的张岂之先生,他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也是我们教育部的社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是中国思想史的主要著作人之一,我们聘请第二个是傅璇琮,他从事的这个专业,是非常知名的学者;第三个是美国哈佛燕京学说的杜维明学士,这三个人学术顾问可以代表我们的一种国际特色,就是国内的著名学者和国外的著名学者的一种国际化合作,我们的学术委员会,我们聘请了北大的袁行霈先生作为我们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我也兼任学术会副主任,我们学术委员会人员都是来自全国,比如说北师大的文化发展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也是他们的副校长韩震先生,还有人民大学的新任的副校长杨慧林先生,也是教育部基地的负责人。还有赵敏俐教授,还有孙逊教授,南京大学实验语言学校徐大明先生。去年,刚由清华大学转到复旦大学的葛兆光,所以我们委员会的组成人才济济,目的是使我们基地成为学术性很强,高端的学术性平台。
主持人:你们现在正在计划进行一些什么课题?
韩经太:我们已经在进行中的课题,列入北京市的重点项目,学校和北京教委共建项目有这样几个:
第一个项目,是北京敏锐的把握住北京市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首善之区的文化建设。因为这个首善之区把和我们学校的特色和留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即“首善之区的文化建设和留学生博雅教育”,“博雅”这个词是外来词,我们把它放在现在中国当下国际化校园里对留学生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第二个项目,我们和北京市京味作家老舍相关,我们有一个北京社科重点规划项目,我们计划在春节后,2月3号,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时,举办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研讨会,而且在3号上午就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这是我们项目一个主要内容,是我们要从事第二个重点项目。
第三个项目,当下中国社会大家都诉求期望这种道德和诚信,觉得现在社会需要诚信,诚信需要欠缺,我们有一个共建项目所以我们有一个项目叫“中国道德传统理念与实践中的现行”,我们主要要做这样几个课题。
主持人:今天您来对网友谈的题目是中国文化的现代阐释,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博大、精深、庞大的内容,它要进行现代化的阐释如何进行呢?
韩经太: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众人瞩目,也是生命力很强的题目,而且容易引起正义。比如说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和当下流西的国学,和国学热有关,我们请教过张岂之先生,他就不太赞成国学这个概念,因为国学这个概念很难界定,他主张用中国文化,或者叫“中华文化”都可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文件中讲“中华文化”我想说,现代队中华文化阐释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因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的,还有不优秀的部分,我们要去糟粕,学精华,我们要阐述中国或者中华的优秀文化。这是一个选择。
第二,在这个选择基础上,我觉得它毕竟是现代阐释的基础是一个阐释,不能马上用那种太急功近利,或者太实用主义的眼光,过去叫古为今用,这是对的,但是要尊重历史,忠实经典,所以现在是阐释,这个阐释目的是尽量去用陈先生说,了解和同情,你要深舍身处理想一下,理解古人在什么处地下针对什么问题做了什么阐释,理解古人,尽量恢复、还原原义,我认为这是基础,在尊重历史,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一个阐释,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转型的问题。就是把传统文化里的核心价值,一些优秀的理念,一些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直接的搬来就用。就好象我们把西方的东西,也不能照搬一样,其实传统东西也不能照搬,觉得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要有一个创新和改造。
我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比如说这次总书记报告里说的“不折腾”,凡是搞翻译的人,说这个怎么翻译,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这就是对我们中国古典、经典理念在翻译成外文时也存在这个问题,我想转型就好象是一个翻译,我觉得直接的翻译是很困难的,就是要领会它的精神,划为自己内心的理念,然后用新的概念阐释出来。
主持人:但是这种阐释是不是很艰难?
韩经太:我个人觉得应该是非常艰难。
主持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韩经太:因为这要划成每个人思想和意识,容易个性化,就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的感觉,达不成共识了。如果一个社会对一个传统的传承,或者阐释,或者现代化的这种改造,如果不可能达成共识,实际上不可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的,所以在这个阐释过程中,在讨论中,还是要达成共识,这样才可能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
主持人:既然您说要达成共识,我想中国文化肯定有一个认知之上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确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
韩经太:我认为最核心的部分,我个人认为,用一言以蔽之来说很冒险,因为有各个流派,我们可以用道德文化来说,用政治文明来说,用军事智慧来说,比如说技巧来说明,分门别类来说,这是我的看法,把相关的问题放在相关领域里讨论。比如说道德文化角度来说,我们历来中国看做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我觉得,就是我个人在思考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怎么样现代转化的过程中,我觉得恰好可以用一个支撑我们改革开放很重要一个方法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说透一点,我们不能只看古人留下经典上有什么样的表述,我们还要看几千年历史下来,这个表述是不是变成生活的真实写照,历史是不是证明这种表述是不是实现了,所以这两点来说,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儒家的君子,君子如何,小人如何,理解的君子人格是我们道德理念,小人的作为是我们一个排斥的批判。但是从司马迁开始,历带有识之士通过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都得出一个经历,君子之道好,但是小人横行,就是社会结构不合理,就使其成为一个难题。小人之风反而很盛行,这样思考时,就对我们现在有启示,进行社会道德建设时,仅仅有好的道德理念是不行,要社会风气来保障这种理念的这是对传统道德的阐释,对现代更有指导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看,不看道德的信条观念和教会。
主持人:有人说,我们这些年经济的进步,包括一些物质上的一些发展,是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的,特别是中国叫礼仪之邦,现在这个礼仪之风就看不见了,您如何认为?
韩经太:因为我们有一个确定的课题,像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和现代的践行。
主持人:而且要传统还要发扬光大这很难。
韩经太:的确如此,像你买了一盆花到家里,你就要伺候这个花,要适时的培育,再好的花,你不进行培育这个花最终要枯萎的,道德之花是好,但是在现代的环境里,不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个花要枯萎的。
主持人:回头说我们当下的环境,您觉得现在大家所说的这种道德的沦丧,和它的背景有关吗?
韩经太:我很关注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当下的这种道德诚信缺失,古人说,其实是唯利是图一种现象,而唯利是图之所以奉行,几乎变成很难遏制的局面,就是我们社会缺乏遏制它的必要的机制。中国自古以来,我们经常说,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一个比较讲道德的文化,但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之所以稳定几千年,不仅仅是这样。我们经常说儒道互补,其实是儒法也互补,如果当下进行道德水平的提升,仅仅靠道德教育不够,还要惩治腐败,这样才可能实现。现在惩治力度还不够。
主持人: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厚后的法典,相对那时来说,这个法律本体的精神多了很多,但是文化制度的方面东西的确少了很多。
韩经太:最近总书记在改革开放30周年提出法治和德治要并重,再好的法律条文需要人和机构来落实它,这个机构就是具体活生生的人,所以具体靠法律不行,要靠有活力的人创造性落实。所以我觉得,实际上说实话就是如果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定的力度。
主持人:您说的落实其实是法直是外部的制约机制,德治内部机制。
韩经太:就是同比增长,或者叫正比例的增长,如果一个强一个弱,一个增长速度快,一个增长速度慢,达不到同步的效果,社会就会失衡,我认为现在的状况是失衡状况造成的。
主持人:是研究古代文化的专家,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代文学,是不是从宋代文学的角度讲一下,关于这种德治,我们在宋代有什么举措?
韩经太:我们经常说宋明理学,从学术角度讲,它是一种新兴哲学,同社会文明、道德文明讲就提倡君子共行,实际上我们现在回过头看,宋代存在很多问题。北宋的时候经常有社会动乱,而且有社会冗远,社会机构庞大,而且还有外族入侵,造成国家的分裂,就是说它是一个国力不强的时代。
主持人:实际上它的还是很懦弱的,就是文化繁荣,但是国力不强,不仅如此,我们经常说宋明理学,从二陈到朱熹这些人提出,并在当下并不是一个什么东西,只是一种学术在民间一种培育和提倡,所以现在回头看时,根据我个人对宋代文学,宋代文化的一种体会,我感觉什么东西?一个社会,它回头去看时,很容易发现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第一个我们要隔代来看,该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为有一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你看不到及如果把宋代文化经验放在当下,很重要一点,就是国家的管理者,和民间的学者想要达到良性的互动,形成一种和谐状况的互相提携,整个社会会形成一种共力,如果达不到这种和谐的状态,形成一种离心的力量,而形不成种合力就不行,要充分理解执政者的苦心,而执政者要聆听下面人的建议,所以总书记提出“问政”这些都是说明这点。
主持人:特别是去年总书记到强国论坛做客时,那时他和网友在网上交流,人民网流量一度塞车,几乎是瘫痪。
韩经太:其实老百姓渴望和他谈心和交心的。
主持人:而且执政者有这种气派。刚刚还说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您刚才说现代化是属于我们自身的现代化,您作为这种语言大学的校长,还有国际化的过程,我们现在在说一句话叫“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全世界听懂中国故事,其实这很难,我们常常随一些艺术院团访问时,我们感觉到,其实我们所说的中国故事,他会听懂你外面的旋律,一些华彩的东西,一些形式的东西,但是最根底艺术上的东西很难有共鸣,所以你说文化的国际化其实也很难的,您怎么样让中国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和认知?
韩经太:这的确和我们学校的教学中,尤其是教留学生的老师,他们有几十年下来,他们有非常真切的感受。这个感受从经验的层面来说,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和价值,它想在本身生存的环境之外去生存,其实我觉得它要遵循适者生存的问题,首先要适应这个环境,意思就是,我们叫跨文化发展,首先要有一个适应性,其实就意味性,我们要各为其美,还要美人之美,我们要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英语世界去,我们首先要对他们的文化有一个理解和尊重,你知道他们的生存优点是什么,然后通过跟他们的平等的对话,然后争取到他们的理解就是适应他们了,然后就接受你了。我觉得这跟交朋友一样,首先见面,然后熟悉,然后交心,交心就理解你,他就欢迎你,敞开他自己的胸怀,你就走进去了。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科也是这样。学科发展到最后,很多研究方向都是共融的,文化发展到最后,很多文化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样式都有共通,和共融的地方,你们在教学中是什么体会?
韩经太:其实说到“美美与共”就是我们普世价值观,什么是与共,比如说我们短期达成的共识,那是短期,但是长远来说,凡是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其实就是人类普世的价值观。我说了一个适者生存的原则,要适应对方,让对方接受你,就是自然而然走出去,强行走出去不行,反而会引起反感。第二,真正走向世界,就是普世化走向世界,你要挖掘,我们古有文化中和普世文化接轨的地方,因为谁是我们共识所在,自然就接受了。第三点,要发挥我们的华彩乐章,就是我们吸引他们的地方,我们魅力所在的地方,说得直白一点,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
比如说我是搞文学的,我觉得中国古代的诗情画意的东西,比如说诗歌,英语世界的小说很发达,戏曲文化很发达,我们小说到后阶段才有,少数民族才有,但是我们诗歌是这样,外国人很喜欢中国人的诗歌,这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华彩,比如说我们国粹——京剧,如果仅仅把京剧确认国粹,这是不确定的,整个中国的传承是我们吸引外国人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文化部推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保护项目,其中还有很多项目,其他潜在的含义就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国粹,包括戏曲、美术等,这是林林总总传承的文化很多。很多原生样式是在民间,它才能够被更好的保存下来,包括都市城市文明发展越高,其实很多传统的元素在慢慢丧失,比如说北京很多外国人到北京,他们说,北京跟纽约在很多地方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比如说你去一个超市,他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但是有一些中国很中国化的元素其实是在民间,在偏远的地方,在山村。您如何看待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化的冲突?
韩经太:您说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也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同事们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留学生很多,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文化体验,带他们到各个地方走一走,他们总结出来其中有一点,中国发展得很快,但是中国对传统属于中国民族这样一种文化的元素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太欠缺,用他们话说,消失的速度太快,不仅仅是消失,而且是快速的消失。
所以应该说这是很可怕的一个现象,就拿北京来说,老北京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现在不仅是外国人,咱们北京待着,一年不上街过去记忆中的北京已经不存在了。
主持人:现在回头看梁思成那个设想,他当年真的很伟大。
韩经太:真的是美好的梦想,如果按他的思想构成北京城,那么就完整保存下来老北京城,对这些城市的保存地不能说把这个人肢解了,把这个作为象征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说保存民族风格,就是大屋顶,所以现在每一个楼都加一个大屋顶,我认为这就肢解里,应该完整保存某一部分,比如说北京的牌楼,其实这比较容易保存,你完全可以出一个牌楼,而这个牌楼,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东西,我觉得可以保留一下相对完整的北京的这种元素。
主持人:我有一个建议,比如说我要保留一个牌楼的话,我要保留周边的环境,比如说先石林,遵义会议的遗址,现在旁边拆得很干净,只有这个楼,就感觉这个革命很简单,很安全,所以我们要对历史文化要进行保存,不仅仅要保存现在遗留下来某一个线索还有整体的脉络,其实这个脉络很难以保存下来,我们保留单体很简单,但是保留一个街区,一个片区很难。因为有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
韩经太:这点他们在做,比如说天津对“五大道”的保护,就是租界区的小洋房,把整个小区完整保存下来。我去年去天津,看到天津保留了一个意大利风格的街区,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好,北京应该走这样的路子,不是仅保护一个胡同,而是相对地保存一个街区,这样会好一点。
主持人:我们常常去玩的一个地方叫后海,原来叫海子,周边的建筑很糟糕,现在经过一些规划,经过一些处理,每天晚上是人山人海的,包括走到旁边的巷子里,你会看到卖传统工艺品的东西,我认为这种整体的保护是对民族文化的推动。
韩经太:我对京味的东西很感兴趣,我们基地很重要将来研究的内容就是凡是京味文化的内容,我们都有保存研究开发这样个义务。举一个例子,北京的门墩,像狮子一样的东西。现在真正是把这个北京市的门墩拍了照片,搜集了实物,进行最好的保护就是一个日本人,是我们学校的校友,我借这个视频做一个宣传,我们有一个枕石园,里面还一批枕石。
主持人:按理说,有一些石礅就被放在那里,按理说有很长的历史,起码有几十年的历史,因为那个门墩很古色古香的,很可爱,但是民工就把它扔在边上,就碎掉了,我想如果我把它抱回来是不是违法的?有人说北京是一个脚手架林立的大工地,的确高楼林立,栉比鳞次的,城市化的程度的确很高,但是走到北京街心里,真正走到血脉之地你会看到它的真正,它心脏搏动的地方是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包括我在巷子里走,北京人家在炒菜,做饭,包括小门墩很可爱的东西,说到文化,我们常常理解文化是一种虚的,空的,靠一种语言传承下来,其实更多文化样式是还有物质的,包括风俗,因为新年要到了,马上会有庙会,各种各样的,其实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韩经太:我们想得比较简单,文化就是这样。尤其是传统文化,就是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物质的东西其实是一个保护和保存的问题。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保存了一些物质,比如说保存很好的四合院,还有一些古建筑,比如说中轴线的古建筑,比如说皇宫、紫禁城也保护得很好,但是现在活着的中国人已经把精神上的东西完全丧失了,我认为没有用,我认为要完全保存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说高雅的中国人可以区别高雅的西方人,就是中国人有特殊内在的气质,这是应该保存的,我认为比物质的保存做得还要差,可能我们文化学者,和关注这些东西的媒体,其实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使我们中国人在气质上,在内涵上,在世界上可以给人一种,让西方人很尊重你,觉得你整个中华民族是有修养的民族,是一个有历史的民族,我认为这点很关键。
主持人:您是研究古代文学的,我们常常说,古典文学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是什么?
韩经太:我们把他叫民本主义也好,人本主义也好,就是把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相通,但是有中国人自己特点的,就是比较强调家庭、伦理色彩很农,不是说博爱,所有的一些而是一种很自然的,任何人接受起来都很亲切的,先从我们父母兄弟开始,然后涉及到我父母兄弟的亲戚朋友,然后慢慢推开,这种中国式爱的方式,就像水里有一个石头波纹慢慢漾开,我认为这是中国样式的风格及我们现在说绿色北京,我们讲生态文明,我们经常说,天人合一,就是不损害自然,就是尊重自然,就像尊重人一样,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神仙境界,里面有狼虫虎孢,但是这些动物走到神仙的世界里就不惊扰,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化里最核心的,也是最符合精神内涵的。
主持人:我现在觉得很遥远、很浪漫。
韩经太:比如说现在人在养宠物,你把动物园的动物和对自己的宠物是一样对待你就不会侵扰他了。我们说欧阳修在安徽那一带做官时,那里有一个小西湖,当时他作了一组词,来描述西湖风景的优美,里面有一个序,叫西湖念影他说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一个概念叫“偶来胜以常来”,就是说陌生话,就是古人不期而遇,比你专门去看更有情趣,这很好,现在我们的旅游就是专门去看,专门看时,目的性太强了,因为这个是功利性的东西,第二点,不一定把自己所爱的东西变成私有,就是我有,和他有就是一样的,现在人们想,我喜欢就把它搬回家这是不行的,我想欧阳修说的,偶遇胜与特去,还有不问非私非公,我认为这很容易做好。
主持人:但是说起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学者,我认为理念上的论证,更需要推广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好象实施起来很难。
韩经太:大家不要黄金周一窝蜂的去旅游,可以配套进行,这样第一旅游不能尽兴,旅游都很痛苦了,都是人山人海,第二给国家造成压力,应该把旅游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而且把我们城市建设得美好一点,景点不是专门在某一个地方,我经常去看的景点,我们原来说,是互相支撑互相配合的造成的景,就是呼吸的这个景,我认为小区建设要考虑这个问题,不要专门跑到一个地方专门拍个照。
主持人:我们的首都文化基地已经设立在北京语言大学,是不是针对你们的特点,谈谈你们的现代建立基地的模式
韩经太:我们大概要考虑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保护,和当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我们觉得这也是一种非物质和物质结合的一种方法,我们现在构想,刚才我提到枕石园就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方式,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很小的园林,都是有一些小桥流水的东西,但是我们给它其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就是“来园”,这是我起的。有很多学生问,来园就想到经典话语的出处,我想就是把过去的意念和当下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小的柿子树的柿子林我们,我们也会给它命名,其实这种命名就是中国传统经典诗情画意里提炼出来的,我认为和现代的校园比起来这是我们的方式,我们希望各国的流在流连忘返时就体验到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一种精神,这是我们要做的。
第二我们在规划中,我们准备给长期在中国从事学历学习的留学生,给他们编一些课外读物,属于中外文对照,有可能汉语言水平不太好,可以对照,我们把它叫“口袋书”里面有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还有诗词名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先把上门来的这些外国朋友和学子,让他们和我们传统文化相贴近,下一步考虑如何把它送到国外去。
主持人:每年的留学生有一万多人,同时在校六千多人,其实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是很大一部分。
韩经太: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一个集中受众,首先要看这些留学生是不是已经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如果已经接受了,他们是最直接的受众,因为零距离接触。
主持人:我们要积极走出去,还有让他们引领这个中国文化走出去,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
韩经太:我们要培养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先有这些友好使者,他们回去就帮我们推广了。
主持人:语言大学这些多年,一共培养了多少人?
韩经太:11万多人,快12万了。每年统计是来自130多个国家,如果总数是将近167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是很大的数字,现在许多外国驻华使馆里大使、公使、参赞离得我们近一点,他们都是到中国来学汉语,学中国文化,然后回国,回国以后,因为汉语水平比较好,属于中国通,或者半通,他们国家肯定愿意让他们在外交、外贸企业里工作,这些人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
主持人:前不久我到瑞士人家去拜访,他是教育和文化研究室的主任他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因为了解他就喜爱,所以不排斥,他可以说一点汉语,他对中国文化特别亲切,把在北京待过几年,之后他把中国的这些家具,平时搜集到小东西,小玩意,不远万里运到瑞士,他有一个院子,从一楼到三楼都是中式家居,而且他在当地很出名,很多人都他家来看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样,我想这也是你说中国文化推广一个方面。
韩经太:前不久我到澳大利亚一个教授家里,他研究中国的方言,他家的家具都是明式家具,我们去他家以后,就感觉比中国的家庭还中国化,咱们现在家里都愿意用西式家居,但是他的家具都是中国式家具,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我们的文化魅力所在,让中国文化自然走出去。
主持人:希望你们基地在对中国文化传统春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韩经太:再见!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