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随着它的临近,关于读书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于丹前几天做客人民日报社团委、人民网联合推出的“青年讲堂”,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议题,“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这个话题虽然有点老旧,但借读书日到来之际重提,仍具现实意义。
“读书无用论”衍变到今天,已经分成了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发出的感慨,一是针对现代人忙着赚钱认为读书属于浪费时间发出的喟叹,无论哪层意思,都会让文化教育、写作出版界的相关人士,感到被大众抛弃了的失落感。
这十多年来,不断有学者通过媒介发出“要读书”的建议,振臂高呼者有,痛心疾首者亦有。尤其是近两年“国民阅读率”连连下降,更让读书问题被上升成为一件关于民族素质的大事。无奈大众对此表现得相当不在乎,您吆喝您的,我们花多少时间读书、读什么书,还得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安排来,凭什么“我读什么你做主”?
认真想来,在倡导国民重视阅读方面,的确有一些误导。我们的专家学者,对阅读行为寄予的厚望还是太深重了。喜欢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四书五经”便是必读之物,钟爱文学,少不了要读“四大名著”,经典人文类图书也可读读,仿佛除此之外,其他的大约都可归类于“闲书”的行列了。
长沙4月份搞了一次中学生票选十大好书的活动,《哈利·波特》系列成为第一名,同时上榜的还有《傲慢与偏见》、《大地之灯》、《狼图腾》、《追风筝的人》、《肖申克的救赎》等,这个结果让一些文艺领导们满是焦虑,有中学党委书记甚至用“切肤之痛”来形容,原因无非是学生们喜欢的不再是那么经典名著,而是所谓的流行畅销书,这类书便是不被教育家和文艺领导们认同的“闲书”。
可这正是一个读“闲书”的时代。有人认为不必为国民阅读率的连年下降担忧,下降的只是传统出版物,互联网阅读率每年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两者平均下来的综合阅读率,恐怕会是不降反升的。与传统意义上的“闲书”相比,屏幕阅读或者说数字阅读的“身价”更低,在一些正统文化人看来,网上流行的东西基本不算什么文化和文学,只能用“垃圾”来形容。但正是这些网络流行文学,却动就有几千万的点击率,出版成书之后,也能卖几十万几百万册。
流行速读被追捧,经典阅读被冷落,面对这种变化如何调整心态,正确看待阅读的功用,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于丹在这一点上看的比较开阔,她在开讲座时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于丹认为,这种安全感和幸福感,“是比知识和力量更高级、更柔美的境界”,并提出了“读书应该做到快乐阅读”。看样子,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必要接受阅读由积累知识到享受快乐这个功用的改变了。
当然,无论到什么时候,经典阅读都是不应该被放弃的,它会给我们的生命和思想注入厚重的力量,但阅读是多元的,如果只强调它单一的作用,难免让阅读行为失去了丰富性,甚至有过于强调其实用主义的嫌疑。阅读潮流的确需要一定的引导,比如教会大家如何分辨哪些是好书和坏书,哪些是单纯为了赚钱拼凑的假书、伪书,这些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实现起来较为容易。但切忌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强加给读者,包括从理论层面上为读者该怎么读进行施压,读书成了任务之后,便味同嚼蜡了。
[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