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小玲)“作为文学城市的上海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学术研讨会”昨天在上海作协大厅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上海文学大家的后人们回顾了上海文学的辉煌历史,探讨了上海文学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个城市要有文化“压仓”的东西
上海文学自近代以来曾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130余卷、约6000万字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实证了上海文学重镇的历史风貌。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孙认为,《海上文学百家文库》的出版还在于说明了两点:其一,上海在中国近代、现代乃至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没有一个其他的城市有那么多重要的文学家长期生活于此。上海造一座大剧院,很多省市也可以造出一个大剧院,但是上海有过这么多的文学大师和作家,这是哪个地方都造不出来。这是历史,上海当之无愧是一个文学的城市。其二,说明了什么是上海文化的精华。现在“海派文化”这个词已经被异化了,在一些人的眼里海派文化就是一种噱头,一种花头,比方海派清口的东西。那显然是上海文化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上海文化的精华的或最重要的方面。上海有非常重要的作家、美术大家、戏剧大师,这些才是上海文化的精华。
上海大学教授王晓明认为,一个城市真正站得住,应该有巨大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面积有多大,多么珠光宝气,都是昙花一现的东西。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其实就是希望在创造、积累或者培育上海城市的文化上做“压仓”的东西。一个城市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压仓”是非常难的。它必须有历史,要时间的积累;其次,这个历史不断地天翻地覆,可以增加其丰富性。今天,我们还要面对无处不在的资本系统对于文化的征用。这个竞争者非常强大,它把一个城市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历史变成资本积累的工具。
上海当前文学地貌趋向低地化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南移,上海地区的文学创作曾经出现过一个高峰期,其余脉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那是一次文学地质层的造山运动,移来或就地崛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或最奇特的一些峰峦,如鲁迅、巴金等等。但是,上海当前的文学创作缺少更厚重和震撼人心的作品,艺术上的创新也相对薄弱,整体水平不如北京、南京、武汉和西安等地。80后作家的作品尽管常名列畅销书榜首,但无论从品质阅读还是价值阅读的角度看,都鲜能进入评论家的视野。有人提出,上海文学地貌趋向于低地化。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纪人指出,上海本土作家比较注重游戏规则,不大会做出出格的事。但其实为人需谨慎,为文且需放荡。因为循规蹈矩惯了,创作上也形成了驾轻就熟的习惯模式,艺术上的创新、题材的拓宽、意识的前卫就相对少了。
上海当前的文学创作缺少更厚重和有震撼力的作品,始终是大家的一块心病。王纪人教授认为,随着上海城市的进一步开放,上海作家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脱胎换骨一番也是有可能的,而移民作家的进入也会改变作家群体的固有结构。如果想赶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火,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上海要重新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
上海是个流动的城市,它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展现出有容乃大的气度;另一方面也正是这样跨地域的流动催生出了现当代文学,文学传播与知识生产的巨大能量。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范伯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台湾大学中文系台文所教授梅家玲、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洪涛等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地域性跟超越地域性的关系以及城市对写作的意义等方面作了阐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姜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