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个翻译奖首奖空缺
2010年12月15日 07:22 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姜小玲)近日揭晓的第7届CASIO杯翻译竞赛所设的英语组、日语组一等奖再次空缺,让众多评委和参赛者为之抱憾,话题自然不可避免地牵扯出刚刚平息的第5届鲁迅文学奖翻译类作品同样出现的空缺风波。接二连三的“空缺”在为出版界和翻译界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翻译作品称得上完美?全国翻译界真的拿不出一部可以得奖的作品吗?

空缺可能并非翻译水平不够

今年CASIO杯翻译竞赛的参赛者多为在校大学生,也不乏初中、高中和高职学生,年龄最小者仅14岁。近20名选手同时参加了两个语种的翻译。获奖选手大部分为高校学生、教师,此外还有银行、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者。获奖选手中,有两位为90后,还有数位85后。

这些翻译新生力量的诞生,让主办方颇感欣喜。不过,今年大赛的一等奖再度空缺也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大赛评委、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在点评时提出,翻译的标准在于“信、达、雅”,也即综合内容、行文和审美三方面的考察。参赛选手中,能译出“意思”、译出“文体”的有不少,但能译出“境界”的却没有,所以一等奖仍然空缺。在翻译界和出版界,早有人发出慨叹;文学翻译的现状的确堪忧。不过,也有出版界人士提出:我们的翻译水平还没滑坡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拿不出一部作品可以获奖!林少华以自身的译作《奇鸟行状录》(村上春树著)在第5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最终落选的经过,提出:翻译奖的空缺并非翻译水平不够造成,而是评奖本身出了问题。

市场诱惑面前难见字斟句酌

鲁奖的评委们则认为,文学翻译奖出现空缺,有诸多原因。其中包括:推荐渠道不够多样,作品不够丰富;存在抢译、赶译的情况,错译、漏译出现诸多,文学翻译人才队伍参差不齐。

文学翻译终评委会主任蓝仁哲曾撰文指出,在文学逐渐边缘化的今天,我国每年仍有数量可观的外国文学作品被引进,并及时翻译出来奉献给读者。这些大多是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及诸多国际知名文学大奖的作品。得奖作品的光环对读者具有吸引力,专业的外国文学出版社的译著让读者产生信任感。不谙外文的读者在捧读这些外国文学译本时,鲜有质疑译文质量的;即使读到句子别扭、措辞费解之处,也往往心存包容,默许难免的“外国腔”。

文学翻译终评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振辉也提出,现在不少出版社和作者,为了尽快推出译著占领市场,时间过于仓促,普遍存在抢译、赶译的现象,以致翻译疏漏层出不穷,包括很多翻译表达不贴切、不准确。

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文学翻译奖的空缺似乎影射出当前文学翻译人才的缺失。蓝仁哲还在文章中不无忧患地写道:“文学翻译在我国的重要性固然一再得到肯定,但文学翻译的恰当地位始终没有确立。译作被视为文学创作的附属品。文学翻译是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见仁见智,译者的甘苦唯有自知。时至今日,高等院校大多不把译作列入科研成果。地位不高,文学翻译的队伍自然难以形成。同时,文学翻译从来不是一个能谋生的行当,没有专业的翻译家,唯有业余客串的散兵游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后,文学翻译也难以成为译者的业余爱好。 ”

这其中道出了当下文学翻译队伍建设面临的现状。不过也有专家提出,现在外语好的人大有人在,但文学翻译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技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由此,他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是:忠实、通顺和美。可见,这应该是好译作必须具备的要素。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姜小玲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