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华:儿童文学不必嘲弄老师谄媚孩子
2010年12月09日 15:03 解放牛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郑春华正在和孩子们交流“写作经”

□晚报记者 李征 摄影报道

近日,曾创造“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非常小子马鸣加”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走进包玉刚实验学校,和该校小小文学社一批爱好文学的小学生交流写作经验和创作感悟。她还打算在这所小学“蹲点”一段时间,当一名“小学插班生”,以塑造小学中高年级版本的“大头儿子”形象;她还认为,只要接近生活,儿童文学作品不必依靠嘲弄老师谄媚孩子,一样也能获得成功。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宽容

近日,在“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有儿童文学作家指出,国内儿童文学作品存在“四大缺失”,其中之一就是缺失对榜样力量的重视和塑造,在当下的许多儿童读物中,小主人公往往活灵活现,而老师、家长等成人却基本处于或缺席或苍白无力的状态,有时甚至成为小主人公戏耍和嘲弄的对象,以为“顽童”文学就是唯一的儿童文学。

对此,郑春华认为,儿童文学作家不必为了市场和销量,而去谄媚孩子嘲弄老师,“要想获得孩子们的喜欢,未必要迎合和讨好他们,只要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想法,抓住他们的兴趣,就自然会得到他们的喜欢。 ”在她看来,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必要让学生和老师针锋相对,老师和学生一样也会犯错,师生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宽容,这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

郑春华小学时正处在文革期间,当时班上很多同学写批判老师的大字报,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出老师的言行有何必须批判之处,最后全班只有自己没有写,“从小我学会了尊重老师,到现在我也是这种态度。 ”

但这并没有让“大头儿子”和“马鸣加”失去读者。这两部作品都是既有市场销量又有专业口碑,前者已经拍成了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后者也在拍摄当中,即将走上电视屏幕。最近,《非常小子马鸣加》精选本还刚刚以最高票数获得了居我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之一“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大头儿子”将读小学中高年级

郑春华笑着坦言,“大头儿子”的原型就是自己学龄前时期的儿子,后来儿子逐渐长大,她又塑造了小学低年级学生“非常小子马鸣加”。现在,郑春华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她笔下的人物已跟不上儿子的年龄,不过同样也在长大。郑春华透露,目前她正在构思下一部作品——一套有别于目前写实风格的校园小说,主人公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也是个男孩,名字已经想好,叫做“米一”,可以看做是长大了的 “大头儿子”或“马鸣加”。目前她还在做前期准备,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聆听和感悟,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在适当的时候开始新的创作。

她准备走进包玉刚学校的课堂,捕捉小学生的生活细节,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后再开始写作。此前,为了写活马鸣加,郑春华经常到小学体验生活,曾在愚园路第一小学蹲点两周,与学生一起上课生活,一起游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马鸣加”出版前后,她又多次带着作品到小学,认真听取学生对于作品的感受。

“‘蹲点’的写作方式看似陈旧老套,但这是接近孩子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周晴也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就应该“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这样写出的作品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欢迎。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征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