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逆势上扬”;未来5年,正是我国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第一个完整5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举办的“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开,来自政府、业界、学界的“内行”为文化产业问诊号脉,分析了这10年成长的得与失,提出要警惕文化产业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苗头:文化产业唯GDP论、文化产业变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把文化产业等同于制造业。
“发展文化产业,很多人有热情,但并不真正理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的初步估算,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数的2.5%左右。
专家学者们在肯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出要警惕“文化产业唯GDP论”的倾向。
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认为,文化已经被当作经济转型的目标,“经济转型看重的是文化对GDP的贡献,这是GDP综合征的表现。”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祈述裕也认为,过于强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会带来三个问题:热衷于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导致数量与质量失衡、规模与效益失衡;容易混淆文化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区别;容易误导人们只重视文化产业创造的直接效益,忽视其间接效益。
过多关注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会直接导致文化产业概念的混乱。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向民直言:“很多人对文化产业发展有热情,但对这件事情并不真正理解。”他发现,很多地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统计,是把所有跟文化相关的企业都装进来。“比如说有些企业产值上百亿元,但真正跟文化创意相关的内容非常少。”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在研究中发现,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体系运作的方式没有明确区分,大部分都是混为一谈的,“建大楼,建博物馆,建图书馆,都把它放进文化产业的篮子里。”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冰认为,概念的不清晰会带来现实发展中的困惑。很多地方为了拉动GDP,大量进行产业园区建设,“不属于文化创意的项目也进来了,甚至有的打着创意的旗号开发房地产,进行圈地;也有的创意产业园成了中小企业的大杂烩。”
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特点,不能照搬制造业的规律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表示,各地有一些文化园区、动漫园区,规模很大,但很多只是加工产业。她认为,要重新考虑文化产业独特的产业形态,不能按照制造业的规律来推进。
在她看来,文化制造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文化在消费过程中可传播、可孵化、可使用、可复制、可集成,“这个过程重复次数越多,文化品的竞争力越强,文化品的价值越高”。“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业是以若干个具有创意、创造、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要把人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
有学者提出,这些年,但凡新兴的产业,都出现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的现象,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比如各地争相兴建大型主题公园;比如动漫企业短时间内诞生2000多家,结果只有少数企业能盈利。”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璋这样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重复建设是限制中国文化产业增量释放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园区恶性竞争和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而管理不顺则导致一些产业园缺乏内容支撑,出现空壳化。
有专家归纳,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是政府引导、专家论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提出,政府第一步是要做规划,同时着眼设计和推动产业政策体系。他认为,文化产业政策需要“普惠制”,“税收政策的设计首先要让所有的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支持力度。”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看来,政府把文化产业推热之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培育消费市场,但现在“各个地方都要做电影中心、动漫中心、新媒体中心,而不做消费市场的大市场”。他说:“因为没有消费市场,就生产出一堆低质产品。”
(责任编辑:厉振羽)
1013|||13433961|||30学者把脉文化产业 批驳文化产业唯GDP论|||2010年12月09日08:11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