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叩问后世博时代
2010年12月06日 08:29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流光溢彩的上海世博会已经落幕,世博会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六集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让观众对上海世博会有了新的认识。

在184天里,上海世博园内外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上海世博会究竟为中国、为世界带来了什么?这部总长4个小时的6集纪录片,从世博会的运营、缘起、主题、实践、文化、精神遗产6个角度,深入解读上海世博会的内涵。有观众说:看过这部纪录片,感到自己之前大大低估了上海世博会的价值。

后世博时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世博会的精神遗产?

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人物、曾经创作出《望长城》、《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之作的刘效礼,看了《2010世博记忆》说:“这个片子完成了对世博会有声有色的纪录,我作为一个老纪录片人,老悬着一颗心,看到这部片子,我放心了。”刘效礼感触最深的是:“纪录片拍到现在这个份上,如果说抽掉了文化这个神经,这个纪录片就塌下来了。而这个片子恰恰就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世博会。科技是求同的,文化是求异的,这是非常到位的,因为文化的求异,所以世界显得五光十色,缤纷多彩。”

有人说,“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最优秀的文化、最深刻的思想都送到我们国民面前。而世博会结束后,依照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场馆都将拆除。然而,有形的建筑可以消散,世博会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却不应该就此消散。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专家季路德认为,世博会最大的价值就是荡涤垃圾、开启民智,是锤炼民族精神的过程,多办这种国际活动,会让每个人感到“我是一个世界公民,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很多年以后,人们或许会重新评估上海世博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上海世博会的这些价值,是需要有载体传承的。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对《2010世博记忆》的编导说:“如何区分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我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你到发达国家,可以查到它非常完整的档案,而在发展中国家,你很难查到它的历史档案。我们正处在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跨入到一个现代国家的过程中间,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载物。很多年后,假如人们还能看到这部片子,那就说明我们中国发展了。”

一部纪录片能承载的内容,或许微乎其微,但它至少可以打开一扇门。《2010世博记忆》采用了数字电影制作工艺,拍摄了将近两万多分钟的高清晰素材。虽然这些素材的绝大多数不会出现在最终播出的纪录片里。然而,为这样一届意义深远的世博会留下最完整的影像遗产,是整个创作团队的共识。这些看似多余的素材,可能比6集纪录片本身,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