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后汉书·张衡传》对候风地动仪的描述
在过去一周,围绕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而展开的争辩成为网络焦点。这个被很多人误认为“古董”的模型,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专家根据不到200字的文字描述制造出来的现代作品,而历史上的地动仪很可能根本不具备史书所记载的功能。中小学教材中使用复原后的地动仪是否合适?
日前,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工作委员会将对中小学教材如何描述地动仪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进教材的地动仪
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微博称,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张衡地动仪,长期以来都是令国人骄傲的发明。很多介绍张衡地动仪的场合,都把它描述为“世界地震监测仪器的鼻祖,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此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还是中国国家地震局的标志。
然而事实是,这个酒桶似的地动仪是现代人造的。据《看历史》杂志介绍,地动仪记载于《后汉书·张衡传》,它于公元132年问世,几十年后,大约在公元190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而《后汉书》中对它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196个字。
地动仪面临着现实的尴尬
唐山地震,“张衡地动仪”毫无反应
实际上,王振铎的地动仪诞生不久,就受到了来自地震学界的多方质疑。更重要的是,这个后人制造的地动仪面临着现实的尴尬。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曾提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160公里外的“张衡地动仪”毫无反应。
12月2日,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版的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本身是无法监测实际地震的。
李宏介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陈列地动仪复原模型的展厅正在闭馆装修,新模型的珠子没有放进去,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而今年的玉树地震时,该复原模型也没有任何反应。
既然如此,在网上,甚至有网友提出,既然地动仪的争议如此之大,那就应该从教材中删除,以免误导我国成千上万的学生。
教育部回应
已将资料转交教材委进行研究
为此,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教育部,并转述了网友的问题。教育部在回复时表示,地动仪在全世界有争议,中小学教科书应如何描述是个专业问题,教育部相关部门已经将有关资料转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工作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研究。据法制晚报、南方都市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