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鲁奖作品
2010年12月05日 03:49 重庆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而柠檬从不诉苦/不自贱,不迎合,不张灯结彩/不自怨自艾。它满身劫数/一生拒绝转化为糖/一生带着殉道者的骨血和青草的芬芳。”这段诗摘自诗人傅天琳的《柠檬叶子》,凭借这本诗集,她与雷平阳、车延高等人一起获得了刚刚颁出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大奖。一直以来,重庆就是一座盛产诗歌的城市,而重庆文学实现鲁奖零的突破的,也正是诗歌。在重庆诗歌获得鲁奖的背后,一场重庆本土的诗歌出版复兴运动悄然兴起。

困难

鲁奖作品贴钱出版

今天,诗集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动辄十几万册的销量下降到几百、几千册的印数。在郭敬明韩寒和如当年明月这样的网络写手面前,诗人们的诗集风光不在。不管裴多菲、叶芝、惠特曼,还是海子、舒婷、北岛,这些名字的背后已经不代表畅销了。

“重庆作为诗歌重镇,重庆文学最有竞争力的版块。若干年来没有匹配的出版,重庆诗人出版诗集是很困难的”,重报图书总经理、曾获人民文学诗歌奖的李元胜告诉记者,过去诗人们为了出版自己的诗集,都是八方找出版社,人家还不愿意出,许多时候都是自己贴钱。就连获得鲁奖的《柠檬叶子》,都是出版社贴了钱出的。

复兴

市场手段营销诗集

自古以来,巴蜀大地都是顶尖诗人的行吟地,从李白杜甫到陈子昂,这片土地给历代诗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创作土壤。而在中国文学的版图中,重庆一直也以盛产诗人著称。近几年来,重庆本土的诗歌出版也在悄然复兴。

作为本土的出版公司,重报图书成立3年来出版了50多本诗集,今年以来,他们陆续出版了《别处的意义》、《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和《以诗为证》多本代表诗集。李元胜告诉记者,他们对诗人的挑选十分严格,拒绝了一批作品条件不够的,并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诗集的营销。除了在包装上下足功夫,还大胆在营销渠道进行推广,目前这些诗集已经进入了500多家图书馆。

互动

打造重庆文化名片

在外人看来,出诗集等于贴钱玩票。不过在李元胜看来,诗集的出版并不是做“亏本生意”。从经济上来说,出版诗集将机构、政府补贴与市场销售相结合,有些书甚至可以做到微盈。例如去年出版的浙江女诗人叶丽隽的《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短期内在当当热销排行榜上冲进过前几名。

另外,顶尖诗人的诗集拿到重庆来出版,也与重庆文学发生更多的互动。而在全国不少知名出版公司,许多出版人都是诗人出身。这些优秀诗集的出版,能吸引这些全国文化人的注意,而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打造了重庆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本报记者 冯伟宁

重报图书出版的诗集之一。

界限诗丛将出第二辑

作为重庆,也是国内首家诗歌网站,1999年创办的界限网站,见证了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在这里,聚拢了何房子、宋尾、蒋登科、冉仲景等一批重庆诗人,圈里面都管他们叫“界限派”。

没有互联网之前,写诗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情。诗歌论坛的出现,使得天性耐不住寂寞的诗人们开始相互着勾搭。不管是女诗人开放的言语,还是学院派拐弯抹角地骂人;由诗歌引发的思想碰撞每天都在网络上演。在出版不景气的日子里,正是依附在网络上,诗歌才顽强生存至今。

去年年底,由界限诗人西叶和苏若兮主编的《界限诗丛》出版,成为圈内热议的话题。而界限系列的第二辑也即将出版,界限的诗人们,也逐渐从“潜水”的状态中浮出水面。本报记者 冯伟宁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