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远山村的文化热情:云南大村创新“文化惠民”
2010年11月30日 09:28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图①:演出队的星级演员们在文化大院里跳得正乐乎。

本报记者 胡洪江摄

图②:李朝孝自豪地介绍村里的刺绣作品。

本报记者 胡洪江摄

图③:在网培学校的天地里,郭伟自信且有激情。

卢毅然摄

背景图:熊照宇摄 制图:宋嵩

【开栏的话】

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我国大约有7亿人生活在乡村,他们希望通过文化脱贫致富、改变命运,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希望享受和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娱乐身心、提升素质、提振精神。

从这个视角来考察我国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显然不尽如人意。长久的“老大难”问题有:设施不完善、投入仍不足、文化活动少、文化资源匮乏。其中,村一级的文化建设又是“难点中的难点”,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补上这块“醒目的短板”,既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搭建乡村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从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乡村文化之路如何走·大村探路”,聚焦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看看他们是怎么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路径。正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大村进行着的文化探索,究竟折射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哪些难点、痛点及突破点?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村。

自从6月底回到村里,郭伟已经连续5个月没有节假日了:他要教村民用电脑、提供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查询咨询服务、办理图书借阅登记,晚上还要睡在储藏室里当“保安”,看护文化设施。每天,他至少有18个小时要待在村里的文化大院。

13年前,郭伟考上大学离开村子时,想的是“今后要多赚钱”;但现在,每月800元的工资仅能满足他最基本的生活。33岁的郭伟憨憨地笑,“谁让我是文化干事呢?”

聘请文化干事,是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大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举措之一。这个中缅边境线附近的偏远小山村,在探索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上下足了功夫。用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的话说,大村的探索来源于农民的文化热情,创新了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探索本身就是一种经验”。

【魄力】

拿出200多万元集体收入搞文化建设

在大村,像郭伟一样对文化有着“说不清道不明”情愫的村民,不在少数。

“等着你,等着你,我在高黎山下等着你……”每天晚上8时以后,音乐一响,大村农民演出队就在文化大院的小舞台上“动”了起来。台下的村民乐呵呵地看着,淘气的孩子蹿上舞台,在演员中间跑来跑去。

今年7月投入使用的文化大院,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一幢3层小楼、与小楼连接着的舞台和广场。小楼外墙蓝白相间,是大村最漂亮的建筑。

大村是中和乡的一个行政村,下辖9个自然村,有1328户共5682人。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略显特别的是,依靠火山石开采权转让,大村每年能有6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

在云南,大村算不上富裕。但大村却拿出200多万元集体收入,建起了文化大院。

2007年9月,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大村将原先的教学楼改作文化活动场所。但教学楼是木板楼,急需翻新改造。2009年,大村转让了未来几年的火山石开采权,获得300多万元集体收入。其中100多万元用于整修村道,剩余部分经村民“一事一议”,一致决定将木板楼改建成文化大院。“我们就是给农民搞文化活动找个地方。”大村党委书记李朝孝说。

然而,2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并没有及时到位,村里12名党员干部商量决定,每人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先期垫付。就这样,2009年7月,大村文化大院开工了。

文化大院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黄峻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他在省内考察,挑选“文化惠民”创建点。他参观大村时,文化大院的3层小楼才盖好一层,“要说硬件,它算差的了”。他观看了40多分钟的农民演出:“乡亲们跳得很带劲,服装和道具却很陈旧。”

第二天,省文化厅确定将大村纳入云南首批38个“文化惠民”创建点。黄峻很感慨:“村集体有了钱,有许多项目可以做,但大村首先选择了建文化大院。这让我们看到了基层文化发展的潜力。”

【助力】

“村子的文化建设,让大家都变得有‘文化’”

如今,一进大村,就能在村道边的墙上看到一行红色大字“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这是云南基层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三个载体。

原先,大村9个自然村中有8个自发组建了农民业余演出队,但各自为政、节目陈旧、演出水平偏低。成为“文化惠民”创建点后,大村成立了农民演艺协会,作为“文化乐民”的载体,对业余演出队进行引导和帮助,“比如开展培训和辅导,组织公益性的文艺演出,联系有偿演出等。”李朝孝说。

今年上半年,郭伟接到电话,邀请他回村担任文化干事。他曾在云南大理学院读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后干过电脑培训的工作。在大家看来,他是村里“搞文化”的适当人选。

接到邀请时,郭伟还是城市“小白领”,每月拿2000多元的工资。他坦陈:“要不要回村,我有过迟疑,但没有太多的心理斗争。小农村建个文化大院,真是敢想敢干!”

李朝孝对他说:“我们村子要继续发展,必须提高村民素质,你负责村子的文化建设,让大家都变得有‘文化’。”一番话,打动了这个有激情的年轻人。

6月底,郭伟正式上任,并身兼数职。由他担任主讲老师的大村“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是“文化育民”的主要载体,至今已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农民175人,李朝孝是最初的学员之一。

大村在探索“文化惠民”,郭伟也在探索怎样更有效地将城里的知识“种”进村里。他学着制订教学进度表,给予学员相应的学分。“我现在特别注意,授课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简单易懂。”

按照郭伟的理解,“文化育民”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实现“文化富民”。作为文化干事,他还要协助搞好大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李朝孝告诉他:“真要文化富民,就得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大村成立了“文化产业合作社”,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以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54岁的李朝孝不仅学会了电脑,还涉足石材加工,搞起了文化产业。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过去大家叫我支书,现在管我叫同学、经理了。”

【效力】

“现在,不是我抓文化,是文化在抓我”

“这几个月,我们去了腾冲县城,还有旁边的梁河县,有些公司开张就请我们去跳《好日子》、《好运来》,很受欢迎的。”大村演出队队长杨菊美忍不住“炫耀”,“现在村里有不少星级演员,是大家一起评的。我只是四星,跳得不如五星的好。”

成立大村演艺协会后,大家觉得老跳传统戏不过瘾了,专门包车去15公里外的县城学城里人跳舞,有时候一个月要去四五趟。

60岁的尹菊芬是演出队的老骨干,在她看来,“这笔路费不算小数目,但大家就是想去学学。”这支队伍目前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27岁,已经学会跳《我在腾冲等着你》这样的现代舞。

村民张彩铃29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自己“没有这么多文艺细胞”,但今年4月,村里开办刺绣培训班时,她觉得“这个很适合”,就报了名。一个月下来,她的刺绣水平提高很快,三五天就能绣完一件“背腰”(背小孩的用品)。一家公司以每件80至13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种地之余,张彩铃和其他144名妇女又多了一项额外收入,高的时候每月可增加收入七八百元。

张彩铃的丈夫郭云晓是郭伟的学生。参加了网培学校为期1个月的电脑常识培训班:“刚开始连开机都不会,现在会打字、做表格了。”

不办培训班的时候,网培学校里的7台电脑从早上8时30分到晚上11时,免费提供上网、农科技术信息查询等服务。22岁的养猪户黄文飞以前要了解猪价行情,必须打电话给四川、重庆、湖南的朋友,现在每天早上学校一开门,他就去上网查行情。

从城市“返巢”的郭伟对城乡差距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说,很多村民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有的村民卖石料,采购方要求网上传照片,可村民连数码照片是怎么回事还没搞清楚呢。农村最需要的,还是实用文化。”

“文化育民,就是要教给农民一种技能,这是文化富民的前提。”云南省文化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颜力飞说,有些村民拿着网培学校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在附近的“农家乐”打工,每天可以多拿5元钱工钱。

用文化为石材产业加分,更让大村人看到“文化富民”的前景。李朝孝指着一块火山石雕刻的松鹤图说:“每平方米可以卖1000元到1200元,以前只会粗加工,切割成铺路的地板砖,每平方米才36元。”

大村人为文化产业合作社设计了形象标识:灰色的火山石做基础,绿色的山顶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寓意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

郭伟的理解是:“我们才刚刚起步。”

“起步”在李朝孝的眼中意味着压力:“农民群众需要提高文化素质,需要跟城里人一样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村民积极性这么高,我们有压力。现在,不是我抓文化,是文化在抓我。”李朝孝深有感触,“9个村民小组长只要逮着机会,就找我要支持,说他们小组文化中心里的服装旧了、道具破了——以前,这些都是不会引起大家重视的小事。”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