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满先生 旸谷/摄影
郭浩满先生接受人民网记者鲁婧采访 旸谷/摄影
时间:十一月
地点:王昌楷油画作品展现场
嘉宾:云峰画院郭浩满
人民网记者:鲁婧
记者:在经历了08年的低迷之后,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发展,今年更是出现了“小阳春”。在这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您怎么看待中国书画艺术市场?
郭浩满: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现在还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它在90年代才开始萌芽,到2000年之后,开始蓬勃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误区。所以它的市场变化是起起伏伏的一个状态。
我认为,整个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在未来的十年里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之前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市场现象,鱼龙混杂,乱象纷生。但是不管怎么样,总的规律还是向上发展的。其实从80年代开始,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轨迹就是上升状态,没有停过,期间虽然小有起伏,但大的轨迹没有变。你看拍卖价格趋势就很清楚,想当初,拍卖最高纪录有一两百万就不得了了,而现在一两个亿的现象都有。所以我对中国书画艺术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记者: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前景虽然很乐观,但是艺术家良莠不齐,如何选择艺术家“蓝筹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您是如何选择艺术家“蓝筹股”的?
郭浩满:现在艺术家挺多,艺术品也很多,但是能真正达到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实际上数量还并不是太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对艺术家的选择就遵循三个标准。第一,艺术家在艺术上要有新的突破,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甚至能达到开宗立派的一种程度,开拓了前人没有的新领域。这是艺术家对世界艺术宝库的独特贡献。第二,艺术家的创作技巧是否能够达到一种相当的高度,这体现了艺术家的功力,并且不容易被模仿。这种不可取代性将令艺术品立于艺术史的至高点。第三,需要艺术家甘于寂寞,能够认真潜心创作,这才能体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使作品真正具有含金量,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上三点已可基本保证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同时,我们选择艺术家主要看其作品,并不在乎他的职称、辈分和年龄。
记者:拿作品“说话”。
郭浩满:对。
记者:这三大标准是一个基本的投资标准,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观察力。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人,以艺术家在拍卖行的作品拍卖指数做参考怎么样?
郭浩满:对于投资书画艺术市场,一些没有经验的人找不到标准,因为这对他来说很陌生。但是一些有经验的人就会关注:为什么有些画在市场上长盛不衰?不管市场如何变幻,这些作品一直在稳步上升。这就需要大家搜集信息,从舆论上聚焦,另外从市场上也聚焦。从艺术品拍卖记录观察,所谓的高价格是不是昙花一现。因为拍卖市场是可以人为操作的市场,可以人为抬捧一些画家,“制造”天价。但是市场是客观的,市场不是跟你开玩笑的,人为抬的太高,就会有危机出现,这个人为的“高价”让谁去接手呢?,这只能是一时的效应。
记者:有些投机行为,也许在短期内是可行的,但是从长远看,真正的市场规律还是起作用的,那就是“优胜劣汰”。
郭浩满:人为抬高价格,无非就是想混淆藏家的判断。由于这种作品本身不具备优质收藏的条件,但价格被人为抬高,它涌现出来的时候,谁去接盘,当没有人接盘的时候,它的价格自然就掉下去了。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记者:最后还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郭浩满:是的。
记者:中国画廊产业今后发展之路在哪里?现在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和二级市场的拍卖行,并不是合理存在的,您觉得以后如何发展才是一个合理的搭配呢?
郭浩满:画廊业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产生的一个行业,属于比较高端的行业。是在物质生活比较优越的情况下,过渡到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的步伐比较快,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个行业被提前催生出来。但是,发展还很不完善,现在还属于初级阶段。现在有很多艺术经纪人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做艺术品交易,他根本不需要开画廊。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也很看好这个产业而经营画廊生意,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维持艰难,压力重重。总之,当今的画廊业发展压力还是很大。
而所谓二级市场的拍卖,应该是优秀的艺术品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才拿出来开始拍卖,价高者得。但是现在拍卖市场上有很多艺术品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并不符合“供不应求”的规律。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记者:这样市场就容易出现泡沫。
郭浩满:是的。但是从长远看中国书画艺术市场还是属于“大好有”。“大好有”的意思就是说看好这个市场,对市场充满乐观。首先,我相信中国强大的文化艺术底蕴。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不管是绘画、陶艺、雕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在国际上都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这么好的资源,无论从投资、推广,都是很有前途的。
其次,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的价位还是偏低的。比如王昌凯(吴冠中学生)的作品,他的作品现在起码几十万一张。但是云峰画院在2005年、2006年最初推广的时候,一张只有几万块。第一批收藏的藏家现在都开心得不得了,不知不觉涨了已经五六倍了。当然,还有很多好的艺术家,现在价格偏低,值得我们发掘、推动甚至扶持。
记者:艺术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当艺术面对市场时,似乎只是以“好看”或者“装饰性强”为评判的标准,您对此怎么看?
郭浩满:表面上看很肤浅,实际上在里面大有学问。一张画所谓“好看”,我用另外一个字眼可能更合适,就是“感动”,令你百看不厌,那么这张画就不是这么简单地光是一个表面的好看不好看的问题了。这表明它有很深的艺术魅力,另外,它一定有它的优点在里面的。
如果要判断一个艺术家有没有前途,一般观众没有经验的话,不一定能判断出来。但一件艺术品的好与不好,是一定能够判断出来的。好的艺术品会令你振奋、激动,甚至越看越喜爱。
所以,欣赏和评判艺术品用“感动”两个字可能更贴切。
记者:谢谢郭先生。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