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要立足民族性(艺坛走笔)
2010年10月06日 10:17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契机和工笔画的全面复兴,重彩艺术重现生机,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多年的封闭,在突然打开国门的同时缺乏理论引导,产生了借鉴上的盲目性。重彩艺术的发展忽视传统的承接,大多在色彩、形式构成和制作上做文章,导致在中国绘画民族性的继承光大方面的欠缺。

毋庸置疑,色彩是极其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构成和制作在某种程度上做得贴切也会起到新颖的效果。但是, 当前某些重彩或岩彩作品,在一味照抄日本艺术风格之外,往往走向追求制作、追求标新立异、追求五彩缤纷和视觉冲击力的另一端。

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性。这是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所拥有的共同特点。民族性是国家艺术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的永恒特征,是在艺术创新中不能丢弃的准则。

近年,“和世界接轨”这个口号经常出现,但是在文艺界却不同。文化艺术需要自己的民族特性,即使是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也应是吸收消化,融会贯通,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盲目的照搬照抄会失去自我,间接地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绘画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内涵和人文背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历代画论里,先贤们从各个角度论证、指导着民族绘画的方向,归纳着民族审美趋向,发展着民族绘画传统。

中国的审美追求天人合一,讲究诗意,注重感悟,强调意境。中国人讲涵养、重学问,中国绘画的高度包含有知识积淀方面。重彩画在新时代的发展也应思考如何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一部分,重彩画应发源于民族文化、扎根于民族传统、回归于民族特点、体现出民族精神。与他国绘画艺术的交流和吸收不能失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精神,应努力保持我们民族艺术精神的主导地位。同时从本民族的艺术发展和艺术审美演变的要求出发,理性吸取他国艺术因素,使本民族重彩艺术更加繁荣、富于活力。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特点组成了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艺术世界,而正是民族艺术和民族特点才显示出了其可贵之处和独到之处。

民族性与时代性既是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时代性是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不同时期的艺术必然会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体现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如秦汉的雄浑磅礴、魏晋的秀雅飘逸、盛唐的富丽堂皇、宋代的清新严谨等,均代表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今天,经济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显而易见,中国绘画已摆脱以往单一的局面,向着多元方向发展。追随时代的发展和审美需求的演变,研究分析传统,贴切吸收,融会贯通是民族艺术延续、展开新生命的必要手段。如何做得更有分寸,在传统面前不僵化保守,在他国艺术面前不卑微盲从,是重彩画家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时代发展是艺术创新的动力,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如何进一步使重彩画艺术与时俱进,既能借鉴其它画种的长处而又不失自己的面貌,既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精髓又能顺应时代发展表现时代风貌,这是中国的艺术家,尤其是重彩画家们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也是时代的发展对重彩艺术家提出的要求。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