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 蔡联
□翁小筑
近年来,一批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悄然崛起,正以强劲的气势在文坛卷起一阵狂潮,比如笛安、叶子、管笑笑、童天米、吕亦池、那多、肖铁、刘轩、郑亚旗,而他们的父母辈有很多是文坛名人:李锐、叶兆言、莫言、苏童、池莉、赵长天、肖复兴、刘墉、郑渊洁。被冠于“文二代”的他们,与没有任何“家传”背景的写作者,有什么不同?
我只代表我自己
笛安是这些“文二代”中书籍最畅销的作家之一,这个“80后”女孩凭借着《告别天堂》和《西决》迅速成为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而她的父母同样是国内有名的作家———李锐、蒋韵夫妇。但显然她并不太乐意谈到父亲,甚至刚出道的李笛安就将姓悄然隐去,以示独立创作。但每次面对记者的采访,却又不可避免地总会被问及关于她的作家父母对她的影响等问题。“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影响,就是家里书比较多,我从小得以看了很多书。”她通通以这样的官方回答作为回应,而被问到“文二代”这个标签时,她笑答:“我肯定不算文人,父亲经常说我没文化。”
和笛安稍微有些抗拒的方式相比起来,以写灵异小说而走红文坛的作家那多就显得较为平和些,“小时候玩具少,身边只有大量的书,每天看父亲奋笔疾书,我后来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多的父亲赵长天,著名作家,《萌芽》杂志主编。说起当年自己出书时几十位重量级作家做推介,那多表示其实并不是因为父亲。“如果说父亲真帮了忙,那也就是提供了几个联系电话而已。”如今,那多已出版《甲骨碎》、《纸婴》、《变形人》、《幽灵旗》、《亡者永生》、《清明幻河图》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宣传时根本不用再提“赵长天之子”的名号。
“文二”代写作的特点
一方面,“文二代”不愿过多与“文一代”在一起被谈论;另一方面,这些“文二代”出手都很高,写作也很有特点。由于他们和父母所处的年代不同,阅历不同,思想不同,于是作品风格也不同,甚至可以说在写作风格与父辈相去甚远。“我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风格。毕竟所处的时代不同,父辈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整个社会的。当然我们也关注整个社会,只是关注的范围和程度远远不及他们。”莫言的女儿管笑笑笑道。
管笑笑是出生于1981年的“文二代”,2003年以《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在她看来,父亲的作品只是出现在电视上古旧的电影,那些时代的刻印离她很远。“我承认我们现在的关注点比父辈们小得多,这也是‘文二代’普遍的缺点。”
比较“文二代”与其父辈的作品,笔者发现,“文二代”在题材上多倾向于青春、悬疑等较为“时髦”的领域,而其父辈的创作题材则宽泛得多,写作中往往偏重于乡村题材。这除了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外,年龄和阅历也是造成此现象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赵长天和其儿子那多的作品,一个走纯文学的道路,另一个则在消费文学的市场中驰骋,这种巨大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可喜的是,“文一代”们都愿意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儿女的写作,并没有要求后辈一定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行。池莉寄语女儿吕亦池:“千万不要刻意追求,或超越什么,养孩子不是模具生产,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文二代”能否超越父辈?
“文二代”是否能超越他们的父母,目前还未能定论。而唯一让我们有目共睹的是,曾经作为“文二代”的王安忆,她的母亲茹志鹃是小说《百合花》的作者,但王安忆今天的文学成就,就早已超越了母亲。
对此,新萌文化主任编辑郑辉显得较为乐观:“‘文二代’主要还是太年轻的,所以容易被误会或争议是靠着父母而获得成绩的。但‘文二代’因为从小有文学氛围的熏陶,也有文学的慧根,等再过几年,取得更多优秀成绩,得到更多的认可,也就渐渐‘独立’了。”
在采访中,笛安也表示,父母曾告诫她文学是一条艰巨的漫漫长路,但“我爱写作,胜过一切,能写得出来,就一定会一直一直写下去。”
父母不希望我入这一行
翁小筑:你出生在文学之家,但却是从2002年才真正开始写作,那又正好是你去法国留学的第一年,是什么触动你,让你,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笛安:是异乡截然不同的生活和绝对的寂寞吧。那时候我还在语言班里面学习法语,整个人的生活状态非常封闭。然后那么大的环境的改变,会迫使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开始思考人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觉得我有话想说,我想把我想说的话编成一个故事表达出来。我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这么来的。
翁小筑:你研究生学的专业是医学社会学,是不是这个专业也为你的写作提供了与常人不同的一种素材?
笛安:社会学的确是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观察很多事情。不过眼下,这个专业给我的素材还很难讲,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看事情的角度的改变。我到今天都觉得我选了这个专业是好事情。
翁小筑:在你走上创作之路方面,你父母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笛安:我从小可能看书多一些,跟别的小朋友比起来我家里确实有很多书,剩下的影响就很难讲了,其实我父母一直都不希望我入这一行的。我刚开始发表作品的时候,署名就去掉了自己的姓,也有要跟爸爸区分开的意思,表示这是我自己要走的路。
翁小筑:对于你写作出书,你父亲会给你一些指导吗?你的作品,包括刚刚出版的《东霓》,他会读吗?而他给了你怎样的评价呢?
笛安:当然不会指导了。一个真的很爱自己小说的作者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指导”的,哪怕那个人是我父亲。况且,我对自己的故事和人物都有种近乎偏执的态度。不过我的书我爸爸都会看。每次都能提出来一大堆的缺点,呵呵。
翁小筑:在《西决》和《东霓》里,你都是写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伦理,一般这些父辈家庭伦理题材都需要有比较多人生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但你这么年轻,怎么会把这些故事纳入你写作的视野呢?
笛安:其实《西决》里面或许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故事多一些,但是在《东霓》里,其实我自己叙事的重心已经改变很多了。《东霓》的视角就是一个很自我的女人,以她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所有事。这之间当然还有《西决》里面已经讲述过的那个家庭,可是因为观察者是东霓,我尽力地想要让那个家庭在这本书里沾染上一些不同的气息。至于人生经历,也不一定需要很多吧。年轻人也是从小在家庭里长大的啊,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阅历什么的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阅历是一样顺其自然的东西啊,要交给时间。
翁小筑:你写作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而生活中的你又是怎样的呢?
笛安:写作的时候就是很辛苦地写啊,不过我的工作量其实不大,我一天最多写4000字,有时候2000多字,但是这一点字数往往需要我耗掉七八个小时甚至更久。很辛苦。所以我不写的时候就尽力放松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很懒、很宅的人。朋友叫我出去吃饭我会开心地去,叫我一起去做运动就算了,呵呵。
翁小筑:有人说,80后的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学是有断裂的,轻浮,作品缺少内涵,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评价?
笛安:我代表不了别人发言,我只能代表我自己,至少我自己的创作态度是绝对严肃的。至于其他的东西,交给时间吧,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会慢慢变得厚重起来的。80后的人最大也不过刚刚30岁而已,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呢?
这些“文二代”
母:茹志鹃,作家,代表作有《静静的产院》等。
女:王安忆,作家,代表作有《长恨歌》等。
父:叶兆言,作家,著有《一九三七年的爱情》等。
女:叶子,高三学生,已出版《带锁的日记》、《马路在跳舞》等。
父:莫言,原名管谟业,著有《红高粱》、《生死疲劳》等。
女:管笑笑,1981年生,2003年以处女作《一条反刍的狗》杀入文坛。
父:肖复兴,作家,著有《啊,老三届》等。
子:肖铁,1979年生,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著有《转校生》,译有《大教堂》等。
母:尚爱兰,作家,著有《永不原谅》等。
女:蒋方舟,1989年生,现就读清华大学,已出版作品近十部。
父:赵长天,作家,《萌芽》杂志主编,“新概念作文大赛”发起人。
子:那多,原名赵延,作品有《那多灵异手记》、《甲骨碎》等。
父:李锐,作家,代表作有《厚土》等。母:蒋韵,作家,代表作有《栎树的囚徒》等。
女:笛安,1983年生,现就读于巴黎第四大学,著有《告别天堂》等。
父:刘墉,台湾地区励志作家,祖籍北京,著有《萤窗小语》等。
子:刘轩,1972年生于台北,著有《颤抖的大地》等,现在哈佛大学读博士。
父:郑渊洁,童话大王,著有《皮皮鲁》系列。
子:郑亚旗,现任《皮皮鲁》主编。
父:苏童,作家,著有《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女:童天米,12岁时就发表作品《我的钥匙你的门》。
母:秦文君,儿童作家,著有《男生贾里》等。
女:戴萦袅,复旦大学学生,出版作品有《被磕疼的心》。
母:池莉,知名女作家,著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等。
女:吕亦池,译作《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
艺讯
讲座
10月4日上午11:00
内在的探索———台湾身心灵导师胡因梦谈自我认识
广州购书中心六楼尚文馆
翁小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