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谈尼山论坛:孔子与耶稣,两个圣者的相遇
2010年09月29日 09:03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多场对话中,有一场来自中美英韩的学者以“孔子与耶稣”为题的对话,我作主持人。

孔子与耶稣,一圣一“神”,相距五百年,分属东西方,但殊途同归地关切过同一命题:

——孔子在东方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仁者爱人”的准则,推广到社会,就是安邦利民的原则;推广到自然界,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法则。

——耶稣在西方教导:“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把孔子和耶稣的时代,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因为几乎同时而又相互隔绝地涌现了很多光耀千秋的哲学界或宗教界的圣者,他们共同“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我和自我的限度”,仁爱和宽容的精神成了他们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共同结晶,“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

今天的人类恰恰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出了问题。当人的价值被发现、人的尊严被尊重、人的力量被肯定之后,人的欲望也空前释放,人的作用又过度膨胀。人对自然过度开发,人对社会为所欲为,人对人损人利己。人类在不断创造不曾有过的新的辉煌,也在不断制造不曾有过的新的麻烦,伦理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社会危机接踵而至……

在人类面临困扰、寻求飞跃时,圣者们言之谆谆的哲理,又在反复回响: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1993年,世界上120多个宗教团体的6000余名代表在芝加哥召开“世界宗教会议”,通过宣言,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确定为“全球伦理”,指出“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

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2010年9月,来自欧、美、亚洲的70余位专家学者,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进行了“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增进各国人民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而探询和努力。

历史总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向上发展,而人类生存之道和可持续发展则是其中永恒的命题。今天,历史的发展已进入到螺旋的一个重要拐点。假如孔子和耶稣两个圣者在今天相遇,一定会警示人们:重重压力已迫在眉睫,切不可再不管不顾地按照旧方式生活下去了。

重温圣者的关切,汲取圣者的智慧,站在圣者的肩上,进行坦诚的对话和认真的思考,有助于开启一个转变人类生活的新时代,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和谐世界。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