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0:文化“软实力”如何“硬”起来? (8)
2010年04月28日 17:00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10 高考改革独木桥能否更宽些

本报记者 董洪亮

近年来,社会上“变独木桥为立交桥”的呼声不断,期望高校招生加入学生综合素质、平时表现因素,给高校更多自主权、考生更多选择权,或许可以多次考试。

高考改革近10年来从未停步。试验春季高考,分省命题,保送生,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的“3+X”,网上录取,新课程高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

然而,社会仍然期望高考进一步改革。高考立交桥的建设不能离开现阶段实际,应兼顾公平与可行,参考我国历史经验和国外近期改革经验,立交桥包括制度也包括观念。

高考要体现公平,这是公认的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同时,平衡高校的招生权利和考生的选择权利,适当减轻考生的过重压力。

2009年已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有的省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今后的高考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

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成为近来高考改革的侧重点。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多次考试、多次招生,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从高考考生和招生数量之比来看,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的竞争、淘汰不仅无法避免,而且会比较激烈。因此,改革只能在竞争的前提下追求公平,追求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平时表现。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民众,特别是考生仍然紧盯着著名高校,比如“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待遇仍比较低。高考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立交桥的建立有赖于社会观念的转变、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用工制度的改革等。各方携手,才能有高考改革的阳光大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