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指挥家出任首席指挥 外援能否解救中国交响乐
外国指挥家来华演出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外国指挥家出任中国乐团艺术要职在很长时间里只是设想。因此中国交响乐团邀请法国指挥家米歇尔·普拉松出任首席指挥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产生不小反响。
虽然早在130多年前,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工部局乐团便是全外国班底。但是受时局、乐团体制等限制,内地乐团聘请专属国外指挥还是近年来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首位受聘乐团要职的是亨利·梅哲,他出任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奠基音乐总监长达25年之久,直到2002年逝世。随后便是国际指挥大师艾杜·迪华特与香港管弦乐团自2005年始的有口皆碑的合作——迪华特将乐团调教至亚洲数一数二的乐团。
2008年1月,深圳交响乐团敢为人先,聘请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出任音乐总监,开启了内地一线乐团聘用洋指挥的先例。尼克·史密斯担任音乐总监的北京国际节日合唱团、查尔斯·迪图瓦担任艺术顾问的上海交响乐团和克里斯托弗·潘德烈茨基担任首席客座指挥的中国爱乐乐团及广州交响乐团,都是个中先锋。如果把华裔指挥家计算在内,这一名单会大幅扩张。
聘用国际指挥家除了提升演奏水准外,最大的看点便是其国际资源(如音乐会邀约和其他客座乐团资源)能帮助推动中国本土音乐家及其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推广。事实上普拉松已明确表示会根据与“国交”合作的进度,在法国引介中国作曲家作品。
此外,一位国外指挥家在国际舞台指挥中国作品,会有很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正如小泽征尔在上世纪70年代借助波士顿交响乐团带动了《二泉映月》和《草原小姐妹》的美国热,尤金·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为钢琴协奏曲《黄河》推波助澜,国内乐团倘若能以聘请洋指挥为契机推广本土作品和艺术家,兼修文化进口和输出,想必能为我国文化大繁荣锦上添花。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