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沥滘:一座900年古村的文化记忆
2010年04月28日 16:44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细碎的镜面映出龙舟的倒影,记忆中的地图勾出曾经的水乡;睡在地上的水车,破瓦、朽木、秧盘、蚬篓……所有这些旧物被放在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的古老祠堂中,展现后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3月13日—28日,在广州市沥滘村400多年的卫氏“心和祠”中,一个名为“沥滘站——一个正在消失的坐标系”的公益展,每天都吸引着上百人,穿过密密麻麻的出租屋前来驻足、观看。

“未有河南(指广州市珠江以南的海珠区),先有沥滘”,沥滘村在广州城屹立近900年,历史悠久。这里三面临水,有着八大河涌。村沿涌而建,密布的水网和肥沃的土壤,养育了一代代沥滘先民。他们建起一座座祠堂举办婚丧祭祀大典,打造一条条龙舟下水比赛,富庶的经济和殷实的家境,成就了数百年的文化兴旺。

如今,昔日的田园水乡已不见踪影。在不可阻挡的城市化进程中,31座祠堂被拆得只剩下12座;农民们放弃了耕渔的营生,转而填平河涌,建起层层叠叠的小楼房出租给打工者居住;以往每年举行象征兴旺的“百叟宴”的“心和祠”,逐渐荒废。卫家的老人卫朝良是全村最后一个在“心和祠”举行婚礼的人,“你别看现在祠堂的位置很难找,以往可是建在最显眼的位置。”他指着祠堂门口的出租屋,“以往,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横穿而过,小河前是一片香蕉林,漂亮极了。”

当展览的发起者、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陈晓阳发现这座祠堂时,它已经破败不堪,屋顶上长着一米多高的杂草。很多住在周围的人已不知道这是哪里,很多年轻人和孩子每天从旁边的“沥滘”地铁站乘车上班、上学,却对它的悠久历史一无所知。

陈晓阳带着一批来自中山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的志愿者,用两年的时间遍访老村民,挖掘出他们脑海中沉埋已久的记忆,搜罗老什物,并一股脑儿带到了这个祠堂里。3月13日,这场独特的展览正式举行。“我们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引起大家对祠堂文化的关注,不要让它走向没落。”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志愿者何翊翔介绍。

“祠堂的衰败,反映出的是历史记忆的缺失和文化传统的断裂。我们搞这样一个展览,是希望延续这座古村文化的记忆。”陈晓阳介绍说,跟沥滘村其他祠堂一样,“心和祠”迅速消失在城市化的风潮中。“很多人只知道沥滘是个地铁站,却遗忘了它的历史和文化,遗忘了老祠堂曾经的功能。如果这座沥滘最后的坐标也消失,文化在这里的传承将就此断裂。”

出生在广州的陈晓阳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北京,在那里经常听到别人评价广州没有文化底蕴。“直到我们来到这里,发现离城市、离地铁站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这样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元素的地方,才醒悟到原来我们不缺文化、不缺历史,缺的是对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只有弄清楚‘我是从哪里来的’,才能更好地探究‘我要往哪里去’。或许,这就是洗去铅华、依然无用的古老祠堂,以及其他一切文物遗迹,在新时代里的新功能。”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