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事业,投向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认知、理解、认同、赞扬、期待,同时也夹杂着误解甚至偏见。在世界的眼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中国印象”?本报记者以“中国在世界眼中”为专题,对16个国家的100名各界人士进行了调查式采访。自今日起,本版将连续推出三期报道,从多个角度梳理中国的世界反响。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讨论中国发展道路的问题。近年来,世界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中国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沉着应对挑战,积极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为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用惊叹的目光观察中国,进一步掀起研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热潮。本报记者采访的16个国家100位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中国道路取得了成功。
在世界眼中,中国道路呈现经济活力,显示制度优势,造福广大人民。
通向繁荣的道路
蒙古国政府公务员奥云巴特说:“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成功的秘诀就是选择了改革开放政策,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绝大多数受访者把中国能够大幅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整体竞争力归功于中国模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世界银行公共关系高级官员古戴尔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道路,是长时期以来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吸纳外国有益经验而开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实现了技术更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中国注意保障就业,并建立了全面、配套的职业技术培训体制。这一切无疑对许多国家都具有意义。
蒙古国政府公务员奥云巴特的评价很凝炼:“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成功的秘诀就是选择了改革开放政策,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以本国特色的政策、管理创造了安全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从而使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北京、上海、广州等很多城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斯里马蒂·查克拉巴蒂说,今天的中国模式就是“增长—发展—繁荣”。中国始终强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降低文盲率、提供卫生保障等,这些都是印度需要效仿和学习的。
欧盟理事会官员费尔南德说:“中国模式是一种被证明了的成功模式,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典范,并对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构成挑战。”
美国凯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道格·班都说,中国是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中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在过去的30年里,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这一发展势头,更多的中国人民将从繁荣中受益。
优势明显的制度
美国大学生休伯特说:“在我看来,最适合本国人民需求的制度就是好制度。中国经济发展很好,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觉得这就证明了中国制度的成功。”
2008年以来发生的一些大事让人们记忆犹新,比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政府领导全国投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救援工作,中国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国在重大事件、重大考验中的卓越表现,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优势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中国的体制非常高效,能够强有力地推动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实施到位。”泰国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沃拉武的这一观点很有代表性。
西班牙社会学者弗朗西斯科说,中国的制度对中国是一个有效的制度,是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中国领导人努力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工作。西班牙自由撰稿人马埃斯特罗说:“在政治上,我们不能用西方式的政党制度理念看待中国的未来,西式民主对当今中国的国情来说是怪异的。应该认识到,西式民主将会破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一个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教育进步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在今天仍是重要的。”
墨西哥记者劳尔·维尔奇斯说,中国的政治制度很好。中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吸收一些新的东西。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我想这样的中国可以成为很多国家的榜样,因为中国近些年的成就是很多国家难以企及的”。
“听说中国农村也在实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说明中国政府关心普通民众的生活。让百姓买得起房,看得起病,退休以后生活有保障,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俄罗斯退休老人尼娜认为,中国道路就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
值得思考的模式
瑞典学者鲍威尔说:“中国模式的出现,的确对欧美国家‘唯一正确模式’提出了挑战。”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直是中国领导人制定政策时坚守的原则。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如果要给“中国模式”做一个注解,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学习、创新、实践的模式。
瑞典乌铺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琳达·巴克特曼认为,中国模式的概念只能是“虚”的,因为模式本身还在发展变化。但毫无疑问,中国模式的目标是“实”的,就是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模式堪称世界上所有发展模式中方向最为坚定、方法最为灵活的一种。当然,它也是唯一适合中国的模式。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盖保德表示,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过去30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扩张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模式也在朝着市场复杂化和自由化的方向不断调整变化,这是确保其成功的关键。
尼日利亚《每日信报》记者图拉基·哈桑说,我了解的中国模式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有选择性的经济模式。中国吸收了西方国家经济中最合理、最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如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等,同时舍弃那些不适用的成分。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主任李成认为,中国模式没有轻信、盲目崇拜完全市场化或所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是在解决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一些弊端后,保留了国有经济中的有效成分,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行之有效的政府干预手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时,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盖保德说,中国在应对危机方面的所有举措都是值得称赞的,其中最好的是中国应对危机的速度、规模、刺激经济计划架构,以及对国际社会致力于通过合力应对危机、消除危机根源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国将开支用于公益事业和公共投资,以明智的方式使用银行信贷,这一举措及相关行动应该最受推崇。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认为:“中国模式的出现,的确对欧美国家‘唯一正确模式’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近年来的成就证明,不采用西方搞三权分立的制度,鼓励私营经济的同时坚持公有经济作为基础,同样可以取得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中国模式给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个信心,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应当看到,中国模式若要获得西方人的彻底信服,还必须进一步提高自我‘纠错能力’,这是使中国模式保持竞争力、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认为,中国模式的优点是它很灵活——人们探索不同的方法,并进行修正。中国模式强调通过教育来积累人力资本,从而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多其他国家也有过经济增长,但它们随后陷入了衰退,因为它们没有对基础设施或教育进行足够投资。而中国却做得很好,它在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着眼将来,努力为今后10年、20年的增长打下基础。
富有影响的经验
印度银行职员谭顿说:“我对中国总是怀着崇敬之心。我总是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启发。我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很好的榜样。”
“中国的经济发展之道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世界影响力。”欧洲国际关系研究所秘书长伊德拜斯的观点同很多受访者一致。很多受访者表示,中国的成功经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其他探索发展道路的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奥云巴特认为,中国选择的走向成功之路,值得蒙古国关注,蒙古国尤其可以学习中国在管理方面着眼全局、考虑周密的成功经验。
俄罗斯心理学家叶莲娜认为,中国道路的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应当看到,中国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推动社会进步、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疾苦,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二年级研究生苏梅丽卡说,中国模式证明,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针对其文化、哲学及现有地位的属于自己的模式;每一种国家模式也应当最终能够有益于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印度团结基金会秘书长阿尼尔说,中国没有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事实证明,这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毫无疑问,中国模式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效仿。
纪思道说,中国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摆脱贫困的期望。过去贫穷似乎被认为是异乎寻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贫穷的国家可能长时间陷入贫困而增长缓慢,快速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改变经济政策,进行经济投资,以低成本制造业为起点,就可能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大幅减少贫困。
“我对中国总是怀着崇敬之心。我总是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启发。我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很好的榜样。”这是供职于某国际银行的印度工作人员普拉克·谭顿对本报记者吐露的肺腑之言。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