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也需道德动力
2010年04月28日 16:29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陈寿朋 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核心观点

“低碳”固然离不开政策的引导、资金的保障、技术的支撑、法律的监督,但如果没有生态道德的内生驱动,所有这些外部措施都会大打折扣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低碳”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呼吁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

在众多真知灼见中,对促进“低碳”至关重要的生态道德却少有关注,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低碳”固然离不开政策的引导、资金的保障、技术的支撑、法律的监督,但如果没有生态道德的内生驱动,所有这些外部措施都会大打折扣。

责任、公平、和谐是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生态道德主张,人类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每个人、每一代人、每个国家,都有享受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平等权利;人类与自然也应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道德所主张的责任、公平、和谐原则,与应对气候变化所必须遵守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脉相承、义理相通。只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在全社会树立以“责任、公平、和谐”为主要原则的生态道德观念,为其注入内在的精神动力,“低碳”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持久行动。

生态道德对“低碳”的作用,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就可见一斑。随着私家车的快速进入家庭,轿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温室气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已成为减排的重要对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仅私家车的数量迅猛增加,而且在新增的私家车中,越野车、跑车等大排量汽车占了相当比例。大排量汽车之所以在我国大行其道,与相当一部分车主的生态道德观念薄弱、缺失不无关系。试想,一个从内心深处珍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人,会因为“爱面子”而开着大排量车招摇过市、污染环境吗?

由此可见,只有生态道德深入人心,绿色出行、节俭消费等低碳生活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如果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就会反过来影响、引导、促进低碳经济,从而加快建设低碳社会的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付出扎实而艰苦的努力。希望社会各界像重视政策、资金、科技、法律等外部措施一样,重视生态道德的作用,采取有效手段在全社会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其内生性、根本性、持久性作用,内外结合、刚柔相济,加快建设绿色中国、低碳中国。

(本报记者 赵永新整理)

http://culture.people.com.cn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